中國歷史故事:親嘗湯藥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7-26 16:57:35

漢文帝劉恒是歷史上有名的仁孝皇帝,他侍母嘗藥的故事,在后世廣為流傳。 文帝的母親薄姬,雖不是正宮皇后,但她秉性仁善,深得朝中大臣稱道。 漢朝初期,鎮守代地的相國陳豨起兵造反。高祖劉邦出兵平定叛亂,由于代地位處邊疆,是重要的邊防要塞,必須由可靠又有才干的人鎮守,才可保家國的安全。在眾臣的舉薦下,賢孝穩重的劉恒被封為代王,鎮守邊防。蠻荒偏遠的代地,遠離京畿,惡劣的環境使人難以適應。但是,代王劉恒不愧是賢明之人,聽從母親的教誨,恪守力行祖訓,把代地治理得井井有條,使邊疆恢復了安定。
不久,呂后宗親謀反,后被忠臣平定。劉恒遂在丞相、太尉擁立下,登上了帝位。當了一國之君的漢文帝,堅持以仁孝治理天下。平日,他身體力行,每天都向母親問安,如果公務不很繁忙,文帝還要特別抽出時間,陪伴在母親左右。在文帝心中,始終把侍母盡孝當作是自己生命中的大事。只要母親身心安泰,自己也會感到莫大的快樂。
日月如梭,母親開始日漸衰老、孱弱。文帝不免擔憂起母親的身體。一天,母親不幸病倒了,文帝請來最好的醫生給太后診治,宮廷內外也都為盡早醫好太后的病而各盡所能。
此時此刻,文帝焦急萬分,他深恐母親一病不起,甚至會離自己而去。他時刻牽掛著母親,已經放心不下宮女們的照顧。只要完成公務,文帝便會徑直來到母親寢宮,守護在母親床前。看到母親憔悴的面容,文帝食不甘味,夜不能眠,他親自為母親端水送藥,一心想著讓母親盡快好起來。只要母親感覺好了一些,文帝心中就感到無限的喜悅。
在侍奉母親的三年里,身為一國之君的漢文帝,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即使在休息時,文帝也從不寬衣解帶,生怕在母親呼喚時,由于自己一時的怠慢而無法應母親之需。為了更好地照顧母親,文帝還學習所用湯藥的藥效、劑量,而且牢記于心,對什么時候用藥,如何熬制才能充分發揮藥效等等,他都能恰當地掌握。母親每次服藥前,文帝必會親自先嘗,品一品熬煮的濃度是否適當,溫度是否合適,然后再囑咐進行調制調溫,直到適宜母親服用之后,才放心地端給母親。母親在皇子三年如一日的侍奉護理下,終于有了好轉。
文帝對母至孝,身為皇帝,也把百姓當作親人。他倡導:「孝悌,天下之大順也。力田,為生之本也。三老,眾民之師也。廉吏民之表也。」并嘉獎這些世人模范,以帶動良善的社會風氣。他還廣納諫言,廢除因誹謗而處以死刑的懲罰,在收成差的年份減租減稅,惠賜天下孤寡。在位二十三年,不管是宮室、苑囿,還是車騎、服御,文帝從來都沒有增添過。他仁慈恭儉,以敦倫盡分,崇尚簡樸示范天下,自然得到萬民愛敬、海內殷富、遠者悅服、天下大治的盛景。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