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 正文
2019-07-25 14:26:08 下載試卷 標簽:四年級上冊 數學教案
平均數
【教材分析】本節教材學習平均數,根據統計表或統計圖提供的數據,會求出平均數,教材49頁比較女生、男生套圈,看誰套的準一些,需要求平均數,平均數大就準一些。通過學習,進一步豐富統計活動的經驗,提供數據整理和分析能力。
【學情分析】學生在以前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根據提供的數據求平均數。提高統計能力。
【教學目標】1、 在豐富的具體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通過進一步的操作和思考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使整數)。
2、 在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據的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 進一步增強與他人交流的意識與能力,體驗運用已學的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學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教法與學法】多媒體教學課件,由易到難,逐層討論、探索算法,明確算理。
【教 具】 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談話:同學們,昨天中午我們代伙的同學在教室里舉行了一次套圈比賽,他們每人套10次,想不想知道他們套中了幾個?
2、指名匯報,回答問題
男生: 李小剛:5個;張明:3個。問:李小剛套得準一些還是張明套得準一些?
女生:吳燕:3個;劉曉娟4個。
問:是這兩位女生套得準一些還是這兩位男生套得準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3、談話:(出示課件)。看,圖上的同學們也在套圈,他們每人套了15個。
4、指導學生看圖,讀圖(縱、橫軸表示的含義;每一格表示的數量)
5、問:你能從圖上看出每人套中了多少個嗎?(根據學生回答在圖中標出數量,并根據回答要求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看出數量的多少的)。
6、問:除了能從圖中看每人套中的個數外,你還看出了什么?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教學課本p--49d的例題,出示課件
1、問:你能不能從圖中一眼看出是男生套得準一些還是女生套得準一些呢?
2、指名匯報,說明理由。
3、說明:有道理。他們兩隊的人數不同,所以我們不能一個人一個人地比較,只有分別求出"男生
平均每人套多少個"和"女生平均每人套多少個",用這樣的數來體現他們套圈成績的整體水平。
4、男生套圈成績的平均數。
⑴觀察男生成績統計圖,想一想,怎樣使他們每人套中的個數相等?(根據學生回答歸納出"移多補少"并板書。)
⑵列式計算。理解算式含義。(歸納"先合再分"并板書。)
⑶說明:這里的"7"就是男生套圈成績的平均數。(板書課題)它表示將原先幾個大小不等的數,通過移多補少或者先合再分的方法,得到的一個相等的數。
5、觀察統計圖,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個,這里的平均數"7"比哪個數大?比哪個數小?
再觀察女生成績統計圖,平均數"6"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特點呢?
6、小結:平均數的大小應該在一組數據中的最大數與最小數之間。平均數是我們計算出的結果,它表示的是一組數據的平均水平,并不一定這一組數據都等于這個平均數,有些可能比平均數大,有些可能比平均數小,有些可能和平均數相等。
三、鞏固練習,拓展運用。
1、做教材50頁的練一練,學生獨立完成,師集體評講,課件展示
2、做教材51頁的第1題、第3題。
四、課堂總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說一說。
五、教學反思:本節課教學效果較好,學生會求幾個數的平均數,要強調求平均數時先和再分,和就是把幾個數加在一起,分就是平均分,用除法。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應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最有效的方法。
奧數網提醒:
小學數學試題、知識點、學習方法
盡在“奧數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