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小學五年級語文練習題及答案:(十七)(2)
來源:奧數網整理 2019-06-30 20:07:11

【答案】
1.B
解析:“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的第28行。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回旋宛轉的動人故事,并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比翼鳥:傳說中的鳥名,據說只有一目一翼,雌雄并在一起才能飛。連理枝:兩株樹木樹干相抱。古人常用此二物比喻情侶相愛、永不分離。
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出自《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最早見于東晉干寶編撰的中國古代志怪小說集《搜神記》和東漢末年武梁祠石刻畫像。當然,最早的故事版本里面主要講的是董永行孝,還不是愛情故事。到了20世紀的50年代,戲劇作家陸洪非根據《織錦紀》、《槐蔭記》創作了黃梅戲《天仙配》。故事是說:董永賣身葬父,來到傅家灣給傅員外幫長工。勤勞而善良的董永,被天上王母娘娘的第七個女兒(七仙女)所感動,因而七仙女向往人間自由的生活和純真的美好愛情,來到人間與董永在“槐蔭樹”下結為夫妻,并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這個美麗的愛情故事開始得以廣泛傳播。
2.B
解析:
1.《白蛇傳》一說源于唐傳奇《白蛇記》;一說源于宋話本《西湖三塔記》。第三種說法是《白蛇傳》乃是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時期,發源地在河南湯陰黑山之麓、淇河之濱的許家溝村。到明代馮夢龍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警世通言》),故事已初步定型。不管哪一種說法正確,那也只能是到唐朝。
2.《梁山伯與祝英臺》自西晉始,在民間流傳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據魏晉史學家考證,“梁祝”故事發源于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梁祝鎮,故里遺址現有梁祝墓、梁莊、祝莊、馬莊、紅羅山書院、鴛鴦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橋(草橋)及梁祝師父葬地鄒佟墓等。
3.《唐伯虎點秋香》在明代嘉靖或萬歷年間,嘉興人項元汴的筆記《蕉窗雜錄》上開始出現。稍晚一些,周玄暐的《涇林雜記》一書關于唐伯虎與秋香的故事更為詳細,基本上形成了“三笑”的雛形。而明朝末年,馮夢龍以《唐解元一笑姻緣》為題,又將其編進了廣泛流傳的《警世通言》中。之后這個愛情故事得以形成。
奧數網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奧數試題、最全小學數學知識點
盡在“奧數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