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父母應該給予什么樣的期望和要求?(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6-18 19:57:08

1、家長的期望和要求應當成為孩子可實現的目標
可實現的目標是適當高于個人能力的目標,既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一揮而就,是讓孩子感到只要努力就能嘗到甜頭,只要努力就能達到,正如“跳起來才能摘到的桃子”。
家長應根據自己孩子不同的氣質和不同階段的發展狀態進行分析后,慎重向孩子提出,切不可采取一味地壓制態度一味地用自己心目中成功的標準強求孩子。要知道,如果孩子覺得自己的要求、愿望不被重視,長此以往就會變得消極、冷漠、膽怯、內向,對父母封閉自己的內心世界,而對自己失去信心。
2、家長要善于把父母的期望變成孩子自覺努力的目標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孩子們的需要欲望來自于興趣、冬季。再溫馴的牛,如果它不口渴,就算把它帶到河邊,也不會自動喝水。對待孩子也一樣,催促孩子讀書或強迫他們打開書本,若是孩子根本不想吸收閱讀的內容一切都是枉然。
3、家長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的目標
遠大目標的實現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指導孩子學會把大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多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多用鼓勵的話語激勵孩子;讓他們體驗實現每一個小目標后的歡樂和喜悅,在不斷進步中快樂成長,在永不放棄中最終獲得精彩人生。
4、適度的期望和正確的教育方法是孩子的內驅力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作用于孩子心理的有外驅力和內驅力兩種。外驅力來自于環境,內驅力則是孩子內心深處的需求。只有適度的期望和正確的教育方法才能給予孩子內驅力。人們常說“為什么在相同的溫度下,,雞蛋能孵出小雞,而石頭不能”就是這個道理。
作為家長的你一定要明白,孩子只不過是一個半成品,從半成品到成品,必然要經歷一個漫長的打磨過程,不要用完美來要求他們。
5、正確看待孩子的成績單
錢鐘書、吳晗等都是文史奇才,但都是數學不及格者;郭沫若是國文大師,中學二年級時11門學科平均只有79分,居然有三門功課還亮紅燈,且國語僅得了55分;現代文學巨匠魯迅按今天的學校級別劃分只屬中專畢業,成績單上也都是六七十分。艾伯特·愛因斯坦在年幼時是別人眼中的“遲鈍”兒童,中學時他被老師斷定為“將一事無成”,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差生”,后來竟成為引起一場智力革命的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和哲學家;愛迪生曾被老師稱為得了“糊涂愚蠢病“,而日后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家。
這說明一個人卷面成績的好壞與其成就的高低、貢獻大小,并不一定能成正比。孩子某一時段的考試成績也是由多種復雜的因素決定的。一個孩子某門功課或其他成績不佳,并不能說明他的能力低下或缺少才華。
作為家長應該要擠出時間和孩子一同學習,共同探討攻克學習中的難題,體驗成功的喜悅,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知道孩子學會總結、歸納;鼓勵孩子循序漸進,堅持不懈。
“父母從不輕易放棄任何一個教導孩子的機會,他們總是不停地告訴孩子,你必須這樣做,或者那樣做”。廈大一位教育學專家說.“但是他們時常忘記自己應該怎么做。”家長同志們對孩子高期望值的同時,是不是也給自己一點期望呢?那就是“多讀書,懂外語和學會上網”。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