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的“理想型”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05 20:54:44

身為一名幼兒教師,如果很難與孩子打成一片,將會錯失許多更好了解孩子的機會。比如孩子興沖沖撲到老師身上,想要敘說剛剛發生的趣事,老師卻只顧著拍衣服,心思全在孩子有沒有弄臟你的衣角;再比如孩子興沖沖想和老師表達內心感受,可是因為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發展不合拍,導致表述不夠流暢時,老師卻不耐煩地打斷,然后孩子意興闌珊。
就這樣,一件原本很有趣的事情扼殺在教師的表情和體態語里,孩子失去了一次盡情表達的機會,教師也喪失了一次了解孩子的契機。
與孩子在一起,需要我們“具有游戲精神”,成為一個有趣、愛笑的教師。
有趣的教師更會游戲,游戲能帶給孩子歡樂。據統計,每個孩子一天要笑300次以上,笑聲也可以被當作判斷游戲成敗的標準。如果教師多一點笑聲,會怎么樣呢?當教師以微笑的姿態觀察或者參與孩子游戲的時候,孩子會感受到一種肯定和鼓勵,進而愿意進一步釋放天性、迸發火花,在游戲中有更好的表達。游戲氛圍中的孩子與教師的互動會更放松,更積極,此時教師對孩子的發展把脈也會更具體。
有趣的教師是游戲的好伙伴。我們常說,男教師有時更討孩子喜歡。確實男教師“另辟蹊徑”式的接納,“大膽不著邊”的點子,“敢于放下身段”的融合是孩子的“理想型”。然而實踐中,做得優秀的女性教師也比比皆是。所以,“具有游戲精神”是一種職業態度。記得一次聽名師應彩云的課,我看到的是“孩子稚拙、犯錯、不應拍”后,她的“調侃、解圍、圓場”,然后她笑了,孩子笑了,聽課者也由衷地笑了。
有趣的教師會推動、制造游戲的亮點。教師愿意投入孩子的游戲,與孩子一起在游戲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想辦法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真正以游戲同伴的身份助力游戲的深入開展,開啟面向幼兒的深度學習。
游戲于兒童來說,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對于大人而言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早已失去了游戲的能力。孩子和大人,即使是在同一屋檐下,也像是來自兩個不同的星球,大家都覺得對方熱衷的事物太無聊、太奇怪。大人想:一個下午都在抱著洋娃娃炒菜、穿衣服真是無聊極了。孩子們想:大人怎么能整個晚上都坐在那兒一動不動地玩手機?
不過,孩子的學習是在互動中完成的,身為教師,我們要成為孩子最好的游戲玩伴。一次,托班孩子尼尼坐在地板上,不停地把彩色雪花片從筐子里抓起,然后撒下來,樂此不疲,笑聲不斷。教師看到的是孩子重復的動作和地板上撒得到處都是的雪花片,此時教師問尼尼:“我看到你在撒雪花片,你是在干什么呀?”尼尼說:“我在下五顏六色的雪呀!”試想,如果此時教師失去了游戲力與耐心,她會等到這句精妙之語嗎?而且何止是這一句,我們也許等來的是這個孩子成長的許多可能性。
我們常說,要用游戲點亮孩子的快樂童年!可是,若我們手里一直緊張地握著一個滅火器,隨時準備撲滅孩子游戲的小火苗,還總感覺自己是在為孩子的“學習與發展”服務,那就真的“糟糕”了。
(作者單位系北京市石景山區八角北路幼兒園)
《中國教師報》2019年05月01日第9版 版名:教師成長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