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處處有數學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04 21:56:30

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而新課標也十分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讓學生更好地感受數學的魅力。
數學研究的是客觀世界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它來源于客觀世界的實際事物。但生活中有的事物并不是一下就可以找到數學的原型,這就需要教師有敏銳的觀察力,善于從生活中提煉數學知識,再返回到書本上來。例如“教學兩步計算應用題”,教師可以跳出數學課本,帶領學生在生活中提煉數學知識,找到這節課的關鍵點——關系。第一,說關系,說說你與老師是什么關系?與同學、與父母都是什么關系?讓學生對“關系”這個詞語有一個初步了解。第二,猜老師的年齡,先猜老師有多大年齡,“50?”不對。同時告訴學生,這是數量;加一個條件:“小5歲”,那老師幾歲呢?“45”,“45”也是一個數量,那小5歲是什么呢?引出是相互比較產生的“關系”。第三,猜撲克牌的張數,讓學生猜老師手里有幾張撲克牌,“11?”不對。同時告訴學生這是一個數量,添一個關系:“比它多2張”,那老師手里有幾張?根據關系,學生一下子就求出來了。接下來的新課,出示小白鴨、小灰鴨、小花鴨的圖片,小白鴨、小灰鴨分別為18只、24只,求小花鴨有多少只。有了前面的基礎,學生知道必須有關系才能求出小花鴨的數量。
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無處不在,關鍵是教師是否善于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去捕捉“生活現象”,采集數學實例,提高課堂教學實效。例如“長方體的認識”一課,因為長方體的各個部分之間總是存在著“相對”或“相交”的位置關系,而抓住了這兩種關系,就抓住了長方體的特點。那么,如何才能使學生看到并重視這兩種關系呢?在課開始前,我先請學生用熱烈的掌聲向前來與我們共同上課的老師表示歡迎,然后研究鼓掌動作:鼓掌動作看起來簡單,實則也有學問,比如這樣鼓掌行嗎(教師用一只手在胸前扇來扇去)?兩只手就一定能行嗎(教師用兩只手前后交錯在胸前扇來扇去)?那么鼓掌時,兩只手的位置應該做到掌心相對;通過教師手勢使學生理解“上下相對”“左右相對”的含義。我們再繼續研究鼓掌,你們看這樣行嗎(教師用兩手在胸前不斷做十指交叉動作,學生回答“不行,這叫交叉”)?兩只手互相交叉,我們可以稱之為“相交”。我最后小結,“相對和交叉”是兩個物體之間或某一物體不同部分之間的兩種位置關系,這些關系在研究鼓掌的動作中有,在我們學習的數學知識中也有。所以,這節課我們就要在學習長方體的過程中進一步研究“相對”和“相交”的關系。
課堂上,教師除了依照教材上課,還要加強“書本世界”與學生“生活世界”的溝通。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重組教材內容,在現實世界中尋找生活素材,讓數學貼近生活。例如,教學“減法的一些簡便計算”時,我并沒有按照課本的例題進行教學,而是利用多媒體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問題情境:月底,小強的爸爸和小強的叔叔領了工資,相約去超市購物,超市里擺了許多商品,小強的爸爸看中了一雙球鞋,價值198元,他身上有323元;叔叔看中了一塊手表,價值397元,他身上帶著465元。那么,他們該怎么付錢呢?這里,我賦枯燥的數字以“生命”,把教材中的題材改編成了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問題,使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學習當中,同時也讓學生真正認識到數學就在我們生活中間,“生活處處有數學”。
(作者單位系山東省陽谷縣七級鎮聯校)
《中國教師報》2019年05月01日第5版 版名:現代課堂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