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容易誤解孩子的四大行為(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4-28 11:54:17

3、實施破壞就是錯
小案例:小明是十足的搗蛋鬼,家里的東西在他手里很容易就被破壞,把玩具拆得七零八落,把媽媽的化妝品弄得滿桌都是……媽媽每次為他的搗蛋行為“擦屁股”,有幾次終于忍不住罵了他一頓。
寶寶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心,寶寶創造力其實蘊藏在他的“搗蛋”行為中,這些行為并不只是孩子單純的娛樂,其實也是他用一些奇妙獨特的方式去探索了解這個世界。在成人看來他的這些搗蛋行為不顧后果,單純只是為了娛樂自己,而實際上寶寶從中調動了自己的手、眼、耳等感官,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信息。
所以家長不要粗暴阻止寶寶的破壞行為,而是有意識地引導他。讓他合理搗蛋。家長放手讓孩子去冒險創新。如果寶寶喜歡亂涂鴉,家長可以適當地給孩子的繪畫給予一些指導,比如以圓形為基礎,任意添畫各種小動物;以魚的輪廓為前提,運用各種線條、圖形進行裝飾。
讓寶寶在活動中開闊思路,鼓勵他積極創新。對孩子千奇百怪的問題,嘗試去引導他們思考,鼓勵他們動手動腦去尋找答案。家長要保護孩子最原始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主動給孩子創造更多想象的空間喲!
4、粘父母就是不會自理
小案例:珠珠爸爸很看重培養女兒的自理獨立性,所以在珠珠很小的時候就讓珠珠自己穿衣、吃飯,不讓媽媽幫她的忙。盡管如此,珠珠還是很粘媽媽,媽媽到那里她都像個小跟屁蟲那樣。爸爸覺得媽媽縱容了孩子的依賴,不利于獨立性培養。
粘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的階段,他們從對父母的依戀中感受親情,認識世界。而且自理與依戀父母并不矛盾,盡管孩子很喜歡和爸媽呆在一起,這樣的寶寶也不一定不獨立自理。所以如果家長想要培養寶寶獨立,不必刻意疏遠寶寶,這樣很容易讓寶寶沒有安全感而影響人格的建立。
如果家長想要培養寶寶的自理能力,可以用些小巧思。比如給孩子買娃娃換裝的玩具,多給娃娃準備幾套衣服,系扣子的、拉拉鏈的、直接過頭的衣服等,媽媽根據寶寶的能力有意識地給寶寶布置一些“穿衣任務”。寶寶剛學會自己拿勺子吃飯,自己穿衣穿鞋子,或許動作笨拙也經常出錯,這時家長要給孩子足夠的耐心,不要因為他的動作慢和錯誤就搶著要幫他完成。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