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詩歌鑒賞:龜雖壽(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3-18 16:26:14

【賞析】
《龜雖壽》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觀滄!肥且恢碌。但《觀滄!肥菍懢霸,以景抒情。此篇則完全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抒懷言志之作。這首詩寫于北伐烏桓勝利的歸途。此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在古代,這已是將近暮年的年齡。雖然剛剛取得了北伐烏桓的勝利,踏上凱旋的歸途,但詩人想到一統中國的宏愿尚未實現,想到自己已屆暮年,人生短促,時不我待,怎能不為生命的有限而感慨!但是,詩人并不悲觀,他仍以不斷進取的精神激勵自己,建樹功業。《龜雖壽》所表達的正是這樣一個積極的主題。
全詩以生動形象的比喻開頭:“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神龜,是一種神靈的龜,典出《莊·秋水篇》:“吾聞楚有神龜,死亡已三千歲。”意思是說,楚國有一只神龜,活到三千歲才死。詩人反用其意說,神龜雖然長壽,也有終了的時候,即使活到三千歲,它也要死亡。騰蛇,是一種神話里的蛇,與龍同類,能興云駕霧。《韓非子·難勢》:“飛龍乘云,騰蛇游霧。”詩人則說,騰蛇雖有這么大的本領,最后也還是要死亡,化為灰土。詩歌一開頭,就用這兩個形象的比喻說明世間萬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新陳代謝是大自然的根本規律。這就等于告訴人們說,人雖壽夭有別,但最終都是要死的,表現了作者樸素的唯物辯證思想和無神論的觀念,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既然人總是要死的,那么是不是可以對人生采取消極悲觀的態度呢?詩人認為這是不可以的。承認生命有限正是為了充分利用這有限的生命,建功樹業,有所作為。因此,詩人緊承上意寫道:“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己。”千里馬雖然老了,臥在槽旁,仍舊有馳騁千里的志向;有抱負有志向的人,即使到了暮年,其雄心壯志也毫不減弱,以上四句,可以說是全詩的點題之筆,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事業的看法,充滿積極進取的精神。接著,詩人又進一步發揮了這一主題思想:“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以永年。”盈,是滿的意思,可以引申為壽;縮,是專職的意思,可以引申為夭。這就是說,人的壽命的或長或短,不完全出于天定,只要調養有方,是可以保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壽的。全詩以形象的比喻、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一種人定勝天的非宿命論的思想,體現了詩人達觀、積極的人生態度,昂揚、進取的精神。它告訴人們,事在人為,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它激勵人們,不要哀嘆時光的流逝,丟棄那種人到暮年無所作為的悲觀消極思想,要象那匹老馬一樣,老當益壯,奮斗不息。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