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3-14 15:24:48

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
學生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很多,概括起來有兩大方面: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
著名教育家楊賢江認為人的社會活動有四個主要內容:
1、健康生活,因為強健的身體和活潑的精神是個人生趣的根源、工作的利器;
2、勞動生活,這是維持生命和促進文明的基礎,也是人類生活的要求和幸福的源泉;
3、公民生活,亦即團體的生活或稱社會生活,這是圓滿人生關系的根本,也是事業發達的來源;
4、文化生活,這是增長樂趣、促進社會進步、提高文明程度的要素。
把主客觀和日常生活綜合起來可以探究其原因的類別:
(一)主觀原因
1.自身素質造成的。自身素質包括身體素質、道德素質、心理素質、文化、能力素質等。因身體的原因,同樣一件事情同齡人能做的而自己由于身體原因做不了,就會產生自卑心理,出現不良情緒。因文化素質低,認知程度差,遇到某件事情不能夠從科學的角度去分析,總往壞處想,又不愿意和人交流,這樣就出現了不良情緒。
2、身心發育過程帶來的。青春期的孩子有個顯著的特征,那就是有人惹他,他會鬧心;沒人惹他,他同樣也會鬧心。那是因為他們的自我認知系統還不健全,他們的自我調適能力還跟不上生理、心理的迅速變化,所以,他們的生理、心理發育的不協調性就注定了他們產生不良情緒的必然性。
青春期的孩子雖然知道父母教育他們是為他們好,但是往往是關系越密切的人越跟你對著干——父母對他們的關愛往往被他們看作是束縛,成為爆發憤怒情緒的根源。這個時候,孩子越想成為大人,家長就越覺得他們不懂事,千方百計想把他們管服管順,這就造成了親子間的緊張關系及孩子的不良情緒。
3、自身性格氣質造成的。人的性格氣質有內向型、外向型和介于內向外向之間的性格。外向型性格開朗、活潑,喜歡傾訴和語言表達,自己有了不順心的事喜歡和朋友一吐為快,這種人不容易產生不良情緒。內向型的人經常自我剖析,做事謹慎,深思熟慮,疑慮困惑,交往面窄,害怕困難,等等。這種性格的人往往會出現各種不良情緒。介于內向外向之間的性格,如果內向性格占了上風,結果和內向型的人一樣,會出現不良情緒。
4.自身興趣愛好造成的。中學生自身興趣愛好的差異也會影響情緒的波動。比如,有的學生興趣廣泛,他們的不良情緒可以通過這些興趣進行調節;而興趣少,甚至沒有什么興趣愛好的學生,他們無法排解心中的郁悶和不快,這樣長期下去,就可能產生不良的情緒。
(二)客觀原因
1.家庭教育的消極影響
如果父母自己有不良行為習慣;文化教育水平較低;對孩子過分嚴厲,孩子缺少關懷與支持;婚姻破裂或孩子生活在單親家庭中,那么孩子更有可能形成不良行為。如果父母對孩子嬌慣、縱容、溺愛,致使孩子任性、懶惰、自私,在生活中不能自理,不能與他人和睦相處,使學生處處以自我為中心。過分的自私是不健康的自我觀念,同時又是其他異常心理和行為的根源。
2、學業壓力
學業壓力是學生活中的重要應激源,過高的學業壓力會引發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問題,并削弱其學習效能。
學習本來是他們發自肺腑的內在需求,但是,有了這么多外在的人為的壓力,學習的原動力已經變味了,這就使他們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厭學情緒。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