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 正文
2019-05-26 19:00:00 下載試卷 標簽:24時計時法 教案
四、小組合作,探究兩種計時法互換方法
1、小組合作探究,嘗試解決下面的問題。
⑴怎樣把普通計時法表示的時刻改成24時計時法呢?你們能舉例說明嗎?
⑵反過來,你們能把24時計時法改成普通計時法嗎?你們是怎樣想的呢?
1、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交流,記錄員執筆寫下小組歸納的方法。
2、小組匯報,全班交流互換方法。
生1:把普通計時法表示的時刻改成24時計時法,中午12時前的時間只要把前面的“上午”等詞語去掉。像上午8:10就是8:10。
生2:過了中午12時的時間,要先把普通計時法表示的時刻前面的“下午”等詞語去掉,然后再把幾時加上12。像下午4:00用24時計時法表示是16:00。
生3:把24時計時法改成普通計時法,中午12時以前的時刻只要在前面加上“凌晨”“上午“等詞語。像10:30就是上午10:30。
生4:過中午12時的時刻只要把24時計時法表示的時刻減去12 ,再在前面加上“下午”“晚上”等時間詞。像20:15就是晚上8:15。
4.小結:把普通計時法表示的時刻改成24時計時法,中午12時前的時間只要把前面的“上午”等詞語去掉;中午12時后的時間,要先把前面的“下午”等詞語去掉,然后再把幾時加上12。把24時計時法改成普通計時法,中午12時以前的時刻只要在前面加上“上午”等詞語;過中午12時的時刻只要把24時計時法表示的時刻減去12,再在前面加上“下午”“晚上”等時間詞。
設計意圖:
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之間的互相轉換,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讓學生在理解24時計時法基本原理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探究,自己舉例嘗試去發現這兩種計時法的轉換方法。這里老師只出示兩個帶有導向性的大問題,給學生的探究提供了較大的自由度。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互相轉換的方法。
五、理解運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1、看鐘表,并用24時計時法表示鐘面上的時間。
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題中的三幅圖。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分別是在什么時候干這些事情呢?同桌用24時計時法互相說一說。
2、運用24時計時法播報節目。
出示“想想做做”第7題,學生電擊紅領巾廣播站節目預報,自己練習播報。
3、同學們,除了廣播里有24時計時法,你們還在哪些地方見過用24時計時法來表示時間的呢?(學生舉例。)教師補充(課件展示。)
4、拓展運用。同學們學到了這么多知識,那能不能來幫老師一個忙?看,這是老師的一張火車票,(出示車票)老師應該在什么時候到達火車站比較合適?
設計意圖:
生活中經常應用24時計時法,學生或多或少都有過接觸。這些與學生生活有密切聯系的情境,是學生最感興趣的。引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會24時計時法,不僅加強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而且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六、首尾呼應,總結全課。
現在你能判斷開課時男孩和女孩誰說的對嗎?(他們倆說的都對,只不過一個同學用普通計時法表示時刻,另一個同學用24時計時法表示具體的時刻)說的真好。今天學得開心嗎?你們學到了哪些知識?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