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教育App為何依然活躍?(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2-15 13:10:22

南華大學經濟管理與法學學院副教授歐陽愛輝說,適當的社交軟件、教育軟件對學生學習生活存在一定價值,這就要求產品開發企業承擔起監管責任,嚴格甄別涉黃有害信息。
業內人士介紹,近年在線教育興起,大量資本涌入,但教育類App的開發準入門檻低,無需教育機構資質,公眾號或小程序的開發者甚至可以是個人。這些開發商為了獲取更多收益,會把端口開放給互聯網廣告分發平臺,讓其在頁面投放廣告。
一些游戲開發商深知青少年是網絡游戲的重要消費群體,在App中鏈接游戲,以學習之名吸引更多流量到其游戲界面,進而得到更多“變現”機會和廣告開發價值。
對此,有微信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微信作為公眾號、小程序等的運營平臺,雖然負有一定的監管職責,但是審核監管難度大。公眾號、小程序運營商開放端口給廣告分發平臺,微信平臺很難都掌握。雖然技術上可以實現屏蔽,但是難度大,有時候也容易造成“誤傷”,所以當前審核主要還是靠人工抓取,但面對海量的外部鏈接內容,審查很難面面俱到。
對于依然有學校要求通過App查分查排名,教育界人士表示,這是學校和App運營商切中了部分家長需要掌握孩子成績和排名的“剛需”。不少家長表示,中考、甚至有些小升初民辦學校招生等都是憑分數擇優錄取,家長需要準確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排名,以便“對癥下藥”。
加大對違規App的處罰力度
多部門聯動加強監管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教育類App運營商的違法成本很低,一旦出了問題,最多就是封號、封域名、封IP地址等,有的運營商被封后變換域名或口令很容易就卷土重來。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涉黃信息對未成年人的傷害是長久的,哪怕有一點點涉黃,都必須追究App運營方的責任,加大處罰力度。
業內人士表示,教育App行業經過初期的快速發展,轉型升級勢在必行,應回歸教育本質,更加重視內容,提升產品質量。
專家建議,要實施有效監管,在準入階段,監管部門應對App開發商明確資質、提高門檻,對其產品內容的設計提供指引;在運營階段,監管平臺或部門要借助切實可行的信息技術手段實施甄別,依法依規做好審查和監督,一旦發現問題要嚴格執法,定期向社會公布黑白名單,暢通舉報渠道。
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夏學民說,學校、家長要及時了解學生手機等的使用情況,對中小學生使用網絡終端設限,借助數字化技術手段屏蔽有害信息,引導他們合理使用,避免傷害。同時,公安、文化、教育、網信、工信等多部門應聯合執法,共同為凈化青少年網絡環境負責。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