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體育亟須完整體系支撐(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2-12 09:43:35

吳鍵說:“研究表明,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專門的身體訓練是預防和改善感統能力、糾正感統失調的重要手段。需要強調的是,這些身體訓練,在時間安排上要有顯著的年齡特點。通常而言,6歲之前是預防和改善感統失調的最佳階段,之后的訓練效果會變得越來越低。”
走出幼兒體育誤區還需規范發展
“如今社會培訓機構和一些幼兒園搞的幼兒體智能、體適能,甚至腦適能活動比比皆是,這些噱頭常常讓幼兒園教師和家長茫然失措、辨不清真偽,這種亂象亟須規范和管理。”山西省體操協會秘書長雷麗云提到眼下幼兒體育培訓和幼兒園體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顯得十分著急。
教育部中小學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廣州商學院體育健康研究所所長莊弼教授,近年來致力于幼兒體育研究和實踐,他也是我國為數不多研究幼兒體育的實踐者。他認為,當前我國幼兒身體活動存在一些誤區:一是把體育運動等同于動作發展。動作是體育運動的基礎,體育運動是動作的高級階段。二是缺乏動作發展的內容指引,致使幼兒園缺乏體育活動內容指引。三是缺乏了解動作發展內容的專業人員,學前教育專業沒有動作發展課程,體育教育專業缺乏幼兒教育知識。與此同時,還存在著缺乏促進幼兒動作發展的器材,缺乏科學、全面的動作發展評價等問題。
鐘秉樞指出,在我國學前教育實踐中存在幼兒身體活動目標模糊、形式單調、教師引導刻板、場地材料利用低效、評價手段成人化等問題,直接導致幼兒身體活動量普遍較低,部分幼兒園開展小學化傾向的教育內容,“這不僅剝奪了幼兒童年的快樂生活,更挫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幼兒園一線教育工作者亟須補充幼兒體育與健康教育的知識和技能,落實“讓孩子們多玩一玩”的要求。
鐘秉樞建議,一是支持幼兒園積極開展體育與健康教育,在幼兒活動中增加身體練習、體育活動、競賽游戲等適合幼兒身心健康的各類身體活動;二是鼓勵教科院、高等院校等機構,設立幼兒體育與健康教育研究項目,研制適合幼兒身心特點的幼兒體育與健康教育知識體系、實踐體系、師資培訓體系、課程資源等;三是通過設立培訓專項經費等形式,加大資金、人員、技術等對發展幼兒體育與健康教育的支持;四是投入專門經費,通過國培計劃等形式,對幼兒園園長、幼兒教師普遍進行幼兒體育與健康教育培訓;五是在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培養方案中增加幼兒體育與健康教育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六是政府各級教育部門建立學前體育與健康教育合格培訓單位白名單制度,整合有培訓資質的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單位提供優質培訓,整頓目前不規范的幼兒教育培訓市場。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