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小四眼” 大數據來支招(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1-21 21:53:37

《中國青少年用眼行為大數據報告》去年11月發布,通過對22911名6—17歲學齡兒童青少年進行用眼行為數據搜集,2年獲取1.8億條有效數據,希望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青少年近視和行為因素(包括用眼距離、用眼時長、用眼時環境光照的強度、戶外活動時長和用眼角度五個維度)之間的關聯,給出更有針對性的制定預防近視發生、發展的方案。
該報告發現,目前僅有45.4%的學生用眼距離大于一尺;83.2%的學生單次連續近距離用眼時長超過40分鐘,其中超過120分鐘的占到53.5%;隨著年齡的變化,僅有6—9歲的學生每天戶外活動時長達到1小時,10—17歲的學生活動時長均不足1小時,且年齡層越大,戶外活動時長越少……
用大數據對青少年學子的“群體畫像”,可以看出用眼習慣與健康用眼習慣相距甚遠。大數據還揭示了青少年用眼行為的地域、城市差異,用以協助當地政府部門地域化地落實國家近視防控工作。大數據挖掘被認為不僅可以從整體上為近視防控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案,還可以針對個體提供個性化的干預。
據介紹,已有近視兒童在就診時,獲得用眼行為報告,記載了日平均用眼距離是20cm,連續近距離用眼時長超過20分鐘的占比達到46%,閱讀環境光照為155勒克司度(光照度單位),日平均戶外活動時長為36分鐘,在近距離用眼時56%的時間偏頭角度大于10°等情況,通過個性化的近視防控方案,在調整了相關習慣后,近視得到控制。
陽光下運動 比限制用眼時長更有效
“近視防控的關鍵,是在現階段找到切實可行的方案。”北京海淀醫院眼科主任吉昂認為,戶外運動是預防近視中最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
有大型人群隊列的循證研究表明,長時間的戶外運動情況下,長時間的近距離工作也不會導致近視。吉昂表示增加戶外運動可能比減負等方案更有效。
“目前認為與戶外的光照強度具有密切關系。”湖南省愛爾眼視光研究所副所長藍衛忠表示,2009年已有研究報道指出,僅需把光照水平提高到15000勒克斯(Lux),就能抑制70%實驗性近視,類似的結果后來在哺乳類動物、靈長類動物都得到證實。
用對了光,近視的抑制率甚至能達到100%。也就是說,如果高強度光照不是持續性給予、而是間斷式給予,甚至可以保護用眼者根本不發生近視。
“隨著信息技術新手段的出現以及一些科學研究的發現,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的一些舊有思路,可能需要轉變。預防近視的核心信息要既需要通俗易懂,又要科學循證,還要有針對性,并能得到廣泛普及。”中國健康教育中心醫學博士田向陽主持核心信息研發工作,他表示,為此需要開發針對教師、家長、兒童青少年以及醫療衛生人員等不同人群的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核心信息,讓近視防控知識有觸動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核心信息將為下一步宣傳教育工作提供重要遵循。(張佳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