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綁架家長有個吊詭邏輯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1-21 21:42:58

近日朋友圈刷屏的漫畫“985碩士每天被00后作業虐哭”,表現了職場上自信滿滿、意氣風發的成功人士作為家長時酸楚、沮喪、無助甚至抓狂的一面,引起不少家長共鳴。
生活在快節奏社會的00后家長,家庭生活和養育子女的時間被工作無情擠壓,同時還要按照學校的要求全過程配合:接受家長教育、與老師溝通、參加家長志愿者活動、參與互動式家庭作業,甚至批改和輔導有相當難度的學校作業……985碩士家長已經夠幸運了,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長更是在孩子面前丟失了長輩的尊嚴。
雪上加霜的是,生活在信息時代的家長,當遇到子女學習、行為和交往問題迫切需要養育指導時,得到的卻往往是相互矛盾、披著專家外衣的海量“建議”,讓家長徒花一番力氣后更加無所適從,倍感挫折。做家長難,做家長焦慮,導致一些準家長也產生了對當家長的恐懼。
個體的處境是家長群體助推的結果
近年來,學校對家長的要求不斷增多,家長圍繞子女的教育也在不斷自我加壓。家長處境困難,最大的根源是唯文憑、唯考試、唯分數的社會共識。
兒童及家長、學校及老師,占了社會人口的90%。到今天,高考仍然是指揮棒,唯文憑、唯考試、唯分數仍然是無奈而頑固的共識。家長肩上的一個個圍繞著提高分數的任務和負擔,基本都直接出自于學校和老師。
一些學校對家長的奇葩要求五花八門,僅家庭作業的難度和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就很過分,再與輔導孩子、家校溝通、參加家長志愿者活動等各種項目累加在一起,讓養育孩子成為橫亙在不少家長面前的一座大山。全職家長在時間和精力上都可能應付不過來,更無須說勝任這些任務需要家長具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
在分數崇拜的高考指揮棒下,學校和家庭、老師和家長,尤其是學業負擔重壓下的孩子,都成為惡性競爭不斷加劇的受害者。但責任不盡在學校,家長自己也“功不可沒”。作為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家長正是高考指揮棒的主要推手之一,是各種作業綁架家長的背后推手之一。家長個體的處境,正是家長群體助推的結果。家長在受害的同時,也在為自身的受害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這是一個吊詭的邏輯。
家校相互滲透是大趨勢但要適度
同時要注意的是,家長較多參與學校教育、學校更多參與家庭教育,正逐步成為世界性趨勢,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正當性。
社會作為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時,社會子系統之間不斷分化和分工的同時,會發生更多的協同、更多的資源和信息交換、更多的相互作用。這也典型發生在圍繞兒童成長的家校關系上。
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教授愛普斯坦的交疊影響域模型,正是描述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家庭和學校的新型關系、教師和家長的新型結構關系。這種關系表面看具有混沌的特點,即家校邊界變得越來越不清楚,家長更多介入學校教育,教師更多介入家庭教育。家長和教師都在做著很多看似“分外的事”,標志著家校關系由學校主導、偶發、零散、剛性,進入到相互交疊、相互滲透、相互交融、系統合作的新時代。
這樣的相互交疊、相互滲透、相互交融、系統合作,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是一種結構性變化。但很多家長還抱著剛性社會分工的傳統信念,抱著“孩子到了學校,教育就應該拜托學校和老師”的傳統信條,對適度融入學校教育缺乏思想準備,缺乏迎接家校合作新時代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對學校的要求一概帶有抵觸情緒,帶著“有色眼鏡”來消極對待合理的合作。
當然,家長介入學校教育也有一個度的問題,尤其是雙職工家長,面臨著工作和生活的種種壓力,沒有幾個家長能天天圍著學校和老師轉。當老師對家長提出過度要求,不顧家校活動的效率和家長的時間精力成本,甚至把自己的基本職責推卸給家長,利用家長作為替代性勞動力時,肯定會嚴重損害家校合作關系,破壞兒童成長的系統環境。這是亟待防止和杜絕的。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