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19-01-12 14:18:25 下載試卷 標簽:北京版數學 三年級下冊 數學教案
北京版三年級下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數學教案
教材分析:
這一單元的教學,雖然說內容不難,但對于邏輯思維不是很強的小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教師不能只關注“記住公式”,“會算面積”,這樣學生即使學會了也只是機械模仿,對其思維鍛煉的含義不大,所以應該讓學生親身經歷觀察、測量、猜想、驗證、想象等過程。這樣能豐富學生的數學體驗,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本節課的知識是在學生已經了解了“面積”概念和面積單位表象后進行的。書本中例題是讓學生用正方形擺出不同的長方形,再將數據填入到表格中,從而推測出長方形面積就是含有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個數。接著是引導學生探究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設計理念:
這節課的總體設計理念側重于通過猜想、驗證、概括過程,讓學生體會到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推導過程,進一步理解“所含面積單位個數的多少”這一面積含義的數學本質。而不是關注“記住公式”,“會算面積”,只會“記住公式”,“會算面積”無法理解數學知識產生的過程,當然也無法體會到數學探究的樂趣。 在教學設計編排上,采用準備題后出示正方形,讓學生猜想面積是多少,再讓學生自己驗證,通過多個正方形面積概括出面積計算的含義和過程。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所以面積推導采用的是從特殊到一般的過程。最后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進行鞏固。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推導方法和計算方法,并會正確應用。
過程與方法:滲透“猜想——驗證——發現——概括”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通過對數學內在規律的探索,來感受數學的魅力,體驗成功探究和嘗試成功的樂趣。
學情分析:
總體情況: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對于孩子來說十分簡單,如果是單純讓孩子學會計算方法,那么只要花很少的時間就能做到,但這樣的話,學生知識接受知識的一個容器,缺乏過程的支撐, 個別化對象分析: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借助方格紙是很容易數出面積單位的個數,也就是面積的,但是后20%的學生很難推導出計算公式,這就需要教師給與學生更多的關注時間。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推導方法和計算方法,并會正確應用。
教學難點:
滲透“猜想——驗證——發現——概括”的學習方法。理解“所含面積單位的個數的多少”這一面積含義。
教學方法:
嘗試教學法、合作學習、自主探究、談話
教學準備:
課件、磁貼、方格紙、練習紙
教學環節: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