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18-12-30 21:11:36 下載試卷 標簽:西師大版數學 三年級下冊 數學教案
西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據的整理》數學教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三年級下冊第89~92頁例1、例2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能按照一定的標準,采用不同的方法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分類整理、分析、描述,經歷統計的全過程。
2.進一步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1格代表1個單位),并能完成相應的統計圖表,能從統計圖表中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體驗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
4.讓學生受到環保教育,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觀看主題圖(制成的動畫)--環保站的工作人員工作的情景:
①環保站工作人員工作的情景--監測空氣質量。
②小麗爸爸與工作人員之間的對話--昨天和今天的空氣質量狀況。
(2)教師:看到些什么?
二、探索新知。
(一)出示例1
下面是張叔叔整理的某地4月份空氣質量情況:
某地區4月份空氣質量狀況統計表:
空氣質量狀況(優良、輕度、污染)合計:
(1)學生觀察統計表。從表中可以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2)學習統計圖。
①教師:誰來說一說我們過去都學過了哪些統計圖?(用作記號等方法來制作統計圖)
②出示教科書第90頁的統計圖。
教師:這是條形統計圖,誰來說一說你從圖上都看到了什么?
學生:看到了刻度和數字0,1,…… (1個格子表示什么?)1個格子表示1天,一天一天地數。
學生:還看到了條形,空氣質量是“優”的有7天,條形畫到數字7處;“良”有17天,條形畫到17處……
③小結:像這樣用條形來表示統計表中的數據,我們就叫它條形統計圖。
讓學生從統計圖中找一找天數最多的表示的是什么空氣等級,天數最少的表示的是什么空氣等級。
讓學生明白:在條形統計圖中一眼就可以看出誰多誰少。
(二)教學例2
(1)學生觀察四(1)班男同學身高記錄表。
教師:你從表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教師引導:全班男生合在一起統計,人數太多,男同學身高的狀態比較混亂,可以分段整理數據。
(2)學生完成統計表。
①將學生分為5個小組,分別按身高段統計一個部分。
②將5個組的數據匯總。
③要想得到全班的數據,該怎么辦呢?(求出合計)
(3)根據統計表完成統計圖。
學生獨立完成統計圖。
(4)回答第92頁的兩個問題。
學生還可以根據統計圖提出其它的數學問題,并解答。
(三)練習
完成第92頁的課堂活動。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