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18-12-20 18:17:05 下載試卷 標簽:蘇教版數學 五年級下冊 數學教案
3.用課件演示用平移和旋轉轉化成長方形比較大小的過程。
教師指出:這其實是運用了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叫做“轉化”。(板書課題: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
4.提問:(1)這是把什么轉化成了什么?
學生體會到這是把不規則圖形轉化成長方形。(適時板書:不規則圖形→長方形)實際上我們是把不規則圖形面積這個新問題(板書:新問題),轉化成了長方形面積這個我們熟悉的、已經解決的問題(板書:已經解決的問題)。這樣一轉化(板書: →),新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2)轉化過程中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形狀變了,大小沒變)
三、回顧舊知,體會轉化策略的運用
1.回想一下:在以前的學習中,有沒有運用轉化策略解決過問題呢? 學生可能回憶并列舉出:平行四邊形面積、三角形面積、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老師適時課件或學具演示,并在黑板上將轉化關系用圖示表示出來。
2.轉化策略曾經幫助我們解決過這么多新問題,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你們每個人手里都有一組題,動動筆算算,體會體會哪兒運用了轉化策略?有發現,可以和組內的同學交流一下。
四人小組內每個學生的題紙各不相同,學生獨立計算、觀察、體會到轉化后,四人小組進行交流。
3.舉個例子說說你的發現。
學生可能舉例:①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把異分母分數轉化成同分母分數
②計算小數乘法時把小數乘法轉化成整數乘法
提問:這里都用了轉化策略,有什么共同地方?
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體會到轉化的實質——轉化前和轉化后計算結果不變。
小結:這么多地方用到轉化的策略,說說你有什么體會?
學生可能體會到:轉化策略應用很廣泛;轉化策略能解決新問題;轉化策略能把復雜的問題變簡單。
四、解決問題,深化轉化策略
1.明明和冬冬在同樣大小的長方形紙上分別畫了一個圖案(圖中直條的寬度都相等)。這兩個圖案的面積相等嗎?為什么?
學生會想到把右邊圖形中的直條邊通過平移,轉化成和左邊相同的圖案,肯定學生不僅善于觀察,還善于想象。
2.觀察下面兩個圖形,要求右邊圖形的周長,怎樣計算比較簡便?如果每個小方格的邊長是1厘米,右邊圖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師:指名學生用手指出右邊圖形的周長是由哪些線段圍成的
生:(邊指邊說)是這些線段圍成的總長度
師:對,那如何來計算它的周長呢?誰來說說你的想法?
生:我想把這條邊移到這兒,這條邊移到這兒??這樣就成了一個長方形。
師:聽明白了嗎?誰再來說一說?
生:這兩條橫著的邊移到這兒,這兩條豎著的邊移到這兒。
師:(演示)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種方法:把這兩條豎著的線段向右平移,這兩條橫著的線段向上平移。這樣一來,原來的圖形就轉化成了一個長方形,而它的周長有沒有改變?
生:沒有。
師:現在你能快速計算它的周長了嗎?
生:(3+5)×2=16(厘米)
師:完全正確!通過這個練習,我感覺同學們的轉化水平又提高了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