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七)
來源:網絡資源 2018-11-25 13:10:24

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七)
第三課《走遍天下書為侶》
一、字音
伴(侶)lǚ (娛)樂yú 毫不猶(豫)yù 一(趟)tàng 背(誦)sòng
二、多音字
(供)應gōng 相(似)sì (處)分chǔ
提(供)gòng (似)的shì 到(處)chù
三、詞語積累
1、環繞 娛樂 感嘆 周游 思考 品味 片段 忽略 意義 方式 毫不猶豫
2、近義詞:毫不猶豫——毫不遲疑 熟悉——熟識 品味——品嘗 欣賞——觀察
3、反義詞:毫不猶豫——猶豫不決 熟悉——陌生 欣賞——討厭
四、課文主旨把握(中心思想)
主題:本文作者以獨自環繞世界旅行,只能選擇帶一樣東西娛樂的假設開始,引出了“以書為侶”的觀點。進而說明了反復讀一本書如老友重逢,每日回家,故地重游,總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獲,新的驚喜,表達了作者對讀書的摯愛以及用自己的讀書方式將書讀精的獨特見解。
五、品味語句
(一)修辭手法:
1、如果你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哪一樣?一幅美麗的圖畫,一本有趣的書,一盒撲克牌,一個百音盒,還是一只口琴……(設問)
2、這有什么關系呢?(反問)
3、你不會因為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見他們吧?(反問)
4、你不會因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棄家而去吧?(反問)
5、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比喻)
6、這真像與另一個人同船而行。(比喻)
(二)有特殊作用的句子:
“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這句話既是上一自然段作者比喻所得出的結論,也是下一自然段要進一步說明的引子,在行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三)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1、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
我的理解:朋友和家,人人皆有,而且感情深摯,更重要的是朋友間次次相見,家日日都回,卻不會生厭,反而有新的感覺,新的收獲。作者以常見的事物為喻,生動而又巧妙地說說明里了一本書可以常讀常新,百讀不厭,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書的喜愛之情。
2、這真像與另一個人同船而行。
我的理解:這句話是作者在列舉了“一遍遍地讀一本書”的方式方法后的由衷感嘆,說明書在作者心中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個活生生的人一樣生動。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讀,無論是理解故事內容、揣摩寫作目的、續編故事、品味寫法,還是積累所得,都能讀得津津有味,收獲頗豐。這句話還與課文題目相呼應、相對照。
3、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我的理解:“故地”指書已讀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說方便,隨心所欲,想讀就讀。通過“……就是……也是……”的層層遞進,愈加表達了作者對書濃郁的情感,對一本書喜愛到百讀不厭的程度。
4、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你自己的東西,因為沒有兩個人會用同一種方式讀同一本書。
我的理解:這句話寫出了作者對讀書的特殊理解。首先,是指每個人的閱歷不同,讀書的方式、方法不同,即使是讀同一本書,感受和收獲也會各不相同,正所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其次,作者倡導用自己的方式閱讀,將一本書讀精,讀書要有獨到的見解,這樣才能將書中的知識真正內化為自己的東西。
5、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讀書的方法是:首先,通過讀文理解故事內容,揣摩寫作目的;其次,品讀精彩段落,感受文章寫法妙處,試著續編故事;最后,在讀某些細節,尋找自己忽略的地方,進而寫體會、做積累。(內容思考——品味欣賞——尋找新知——總結收獲。)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