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教孩子餐桌禮儀了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0-07 14:49:12

最近,兩位中國女游客在大阪一家自助餐廳美餐后被日本人店長趕出來的消息曝光于各大網絡媒體。有人責難日本人歧視中國人,對我們差別對待,甚至上升到兩國之間的外交問題。
而通過觀看其他食客拍下的視頻,不難發現30歲的小店長情緒激動地說:那種骯臟的吃法,我從來沒有看到過。不用付錢了,請馬上離開。
通過視頻,我們不難發現日本店長對中國顧客產生負面情緒的理由是:一是超過規定的2個小時自助餐時間,二是把東西吃得一塌糊涂,把蝦殼扔到地上;三是要了一大堆各種牛肉,光要沒吃完。
這里我特別要說一下,日本人對于浪費的態度。如果用四個字形容的話,那就是深惡痛疾。兩位中國女游客的做法的確傷害了日本人對于食物的敬畏之心。才成為此次事件的一個導火索。
我們注重吃什么,卻不關注怎么吃
注意吃相——注重餐桌禮儀,在我們的傳統社會中很早就非常重視。作為禮儀之邦,早在周代,飲食禮儀已形成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被孔子稱贊推崇而成為歷朝歷代表現大國之貌、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而現在,不知何時開始,很多孩子成為了家庭的核心人物,享受眾星捧月的待遇,尤其在吃的問題上,更是成為舉家關注的重要議題。然而,大多數家長只重視吃的內容而不是吃的方式,吃的樣子是否優雅、對于食物是否珍惜等常常被家長們忽略了。
孩子吃得好與不好直接關系下一代的健康成長。與此同時,讓孩子能坐在座位上,遠離電視、手機,安靜獨立地吃好飯,長大后具備社交禮儀,不失禮,不剩飯,自信滿滿地登上大雅之堂,更值得每位家長的關注。
食育在日本
日本政府把“食育”作為基本國策之一,并制定《食育基本法》,可見把“吃”的問題作為重中之重。而在學校和家庭中,他們是如何做的呢?
從幼兒園開始,日本幼兒就進行所謂 “食物敬畏”的教育。在他們心目中,一切食物皆來自于生命,因而,吃飯之前,必須雙手合十,說一句“いただきます”(我開始吃飯了),表示對做飯者以及做出貢獻的生物表示感謝。吃完后,必須說:“ご馳走様でした。”(感謝您的款待),然后一定把碗筷整理干凈,原來盤子里怎么放的,吃完之后還怎么放,并拿到洗完池里把碗盤洗干凈。
因為日本是個自然極其匱乏的國家,而且有曾經受過嚴重的戰爭創傷,因而養成了對一切都格外珍惜的傳統和習慣,因此,剩飯是每個家庭中絕對不允許的事情。
“敬畏食物”是銘刻在骨子里的意識,即使是自助餐,也是吃多少拿多少,拿了不吃,覺得是對食物的褻瀆,更是牽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
去日本超市,我們就不難發現,幾乎所有食物都按照人份區分,一人份、兩人份以及多人份,以免買多了吃不了被扔掉。
日本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努力,終于建立健全了一套食育體系。這個體系已經被證明,對于提高國民健康,乃至家庭和社會和諧,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