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孩子自律,才是真正的富養(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0-02 14:55:33

垃圾扔進紙簍里,自己衣被自己理,醒來睡前都刷牙,自己鞋襪自己洗,每件事情要做完,所有物品理整齊……
家長引導孩子形成一套固定程序,即便孩子的動作有些笨拙,也要耐心等待,最終會形成好習慣。
2父母是最好的榜樣
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模仿,你是什么樣孩子就是什么樣,自己下班后就懶散的躺在沙發上無聊的刷新著手機,日漸平庸的日子,早已忘卻曾經斗志滿滿的自己。
這時不斷的提醒著孩子,“你去寫作業”,“你要努力”,這樣的話大人說的再多都是枉然。
魯道夫·斯坦納在《童年的王國》寫過,孩子在七歲前實際上是一個觀察者。
在年幼的孩子心中,父母就是他們觀察和模仿的對象,他們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父母懂得自律、自制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會心領神會,并奉之為最高準則,最終通過模仿和學習,成為和父母一樣的人。
要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子,必須先成為什么樣子。
父母自己要做到自律,決定去做一件事,就要堅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廢。
從小事做起,培養孩子自律吧。
約定玩電子設備的時間;
約定睡覺的時間點;
約定吃零食的次數;
……
看似普通的小事,一旦做到了,那就是有了自律的能力。
3“大腦神經”訓練法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人的大腦神經反射就好像人的肌肉一樣可以進行訓練的,一個人的自律能力也可以同肌肉一樣被訓練好。
一個人的自律水平無論在小事還是大事上都是基本相同的,那么如果在小事上進行自律性訓練,提高后的自律性也會投射到大事情上。
心理學家進行過研究,他們讓參與實驗的人改變一些小習慣,比如左撇子的人用右手、改變口頭語,等等,結果發現這些人在生活中其他方面的自律水平也慢慢提高了,這是因為他們負責自律的大腦神經得到了鍛煉。
因此可以從孩子的小習慣開始訓練,慢慢的養成小習慣后,孩子們會將小習慣投射到大事中去。
例如:
堅持訓練孩子睡覺前將自己的鞋子擺整齊,衣服疊整齊放在固定的位置。慢慢的孩子會習慣性的整理好自己的書包、文具、書桌。
堅持訓練孩子每天到家先將作業完成后再做別的事,慢慢的孩子就會知道做事情要分清輕重緩急,慢慢學會合理安排時間。
通過慢慢的堅持,孩子就會養成自律的習慣,這樣的方式孩子也不是很費勁,大人也不需要白費口舌的講道理。
4幫助孩子認識和管理時間,
學會安排自己的生活
前一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一個爸爸帶著11歲的兒子環游世界,他將錢包交給孩子保管,一路上的時間、路途計劃、吃、住全部交由兒子決定,爸爸的職責只是負責騎著摩托車帶他趕路。
他們經過福建、江西、安徽、江蘇、山東、河北、抵達北京;然后再從北京經過河北、陜西、山西、重慶、湖北、湖南、廣東,再回到福建。
孩子也沒有落下功課,每天利用晚上的時間學習、做作業。并且這孩子每天晚上都自己整理行李,規劃好第二天的路線以及記錄視頻日記。
整個旅途中孩子學會了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如何制定旅行計劃,并在實施時合理調整。
拖延癥就是自律性差的直接表現,因此教會孩子認識和管理自己的生活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開始可以家長幫助孩子制定時間任務計劃,完成后給孩子在獎勵榜上記上一筆。慢慢的發展為家長和孩子一起制定計劃,慢慢的家長就完全放手,讓孩子自己制定計劃,自己完成。
計劃性強,并且能夠很好的完成,孩子的自律性也會慢慢養成,直到變成習慣。
康德說:自由即自律,自律是最大的自由。
孩子未來自己的路要自己走,沒有任何人可以代替,想要未來能有更多的選擇和機會,自律必不可少。自律是孩子迎接開掛人生的最佳姿勢,我們努力掌握一些恰當的教養方法,總會事半功倍的。
一個自律的人能夠把一天過得更充實,活出別人兩三天的厚度,更容易過得幸福。
自律,做自己該做的事,活出一場不后悔的人生。
教會孩子自律,才是真正的富養。自律讓孩子有權選擇自己的夢想,更有能力主宰自己的人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