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化“兒童的性格特征(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9-22 13:29:15

(五)愛好工作甚于游戲
“正常化”的兒童愛好工作的程度甚于游戲。兒童本性好動,然而一旦走向正常化,就不喜歡單純的游戲或毫無目的的活動,而喜歡類似成人所做的真正的工作。
(六)喜歡安靜
一般人認為,兒童喜歡吵鬧、喧嘩,但是“正常化”的兒童喜歡運動的同時,也喜歡安靜,喜歡在安靜的環境中獨立地工作或勞動,獨立地閱讀或思考,也喜歡在安靜的氛圍中進行工作。
(七)求知欲旺盛
“正常化”的兒童不僅對閱讀、書寫、計算等有很強的興趣和求知欲,而且對自然及社會也充滿了旺盛的求知欲。
(八)依戀現實環境
“正常化”的兒童對現實環境的依戀感強烈,對周圍環境中的各種事物及現象懷有濃郁的興趣及關切之情。他們最初通過感知覺和運動來認知周圍環境,隨著他們的成長,他們逐漸學會通過理性與想像力從外界獲取一切。
由于上述原因,不僅兒童的身體與精神得到發展,兒童本人也將成為與環境相適應的人。
(九)愛好團體活動
如前所述,“正常化”的兒童愛好安靜,喜歡獨立完成工作。但是,如果活動及工作的目的明確且難度不大時,兒童將積極地與朋友一起結伴,自動自發地共同工作。
(十)先思考而后行動
“正常化”的兒童會先思考,然后選擇合適的教具來工作。例如,在蒙臺梭利教室中,兒童會先思考選擇什么教具來進行工作,之后他會從眾多教具中選擇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教具,然后進行工作,這是一個需要思考的過程。即在各種物品相互比較之后進行思考、選擇而后行動。久而久之,這種思考便會成為習慣,兒童即可在非沖動的、在理性思考的基礎上行動。
(十一)性格純樸,情操高尚
“正常化”的兒童非常純樸。他們不但純樸,而且還自發地努力想成為優秀的兒童,同時他們也有向往真實(真)、優良(善)、美好(美)的高尚情操,而厭惡丑惡、虛偽、齷齪等的不良品質。
(十二)擁有自立和合作意識
“正常化”的兒童具有自立、自主及互助、合作等優秀品質。他們追求自立,不隨便請求他人援助,敢于挑戰困難,會做的則肯定要自己完成。蒙臺梭利教育的口號是:幫助我,讓我自己去做。要達到這一目標的初級階段即是促使兒童養成自立的意識。
在“正常化”兒童組成的蒙臺梭利班級里,相互間的合作取代了競爭,年長的兒童幫助年少的兒童,健全的兒童幫助殘障兒童,并將別人的成功當做自己的成功而喜悅。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學會了合作和分享,一起快樂成長。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