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培訓不該只盯著教學技能(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9-22 11:06:29

但是如果將教師培訓僅僅定位為專業知識的培訓,即“長才”,那顯然是不夠的。還需“怡情”。如何“怡情”?首推藝術教育。眾所周知,藝術教育不但帶給人們心靈的熏陶和自我意識的覺醒,使人類變得高貴、理性,更帶給人們巨大而持久的幸福感。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一定是有愛心且知識淵博的人,一定是愛學習的人。一個具有藝術修養的教師才可能將幸福感、對生活的熱愛、對學習的熱愛傳遞給學生。以孔子為例,若論專業知識,孔子是學什么專業的?按今天的分類,恐怕無法界定。孔子在課上經常和學生談論音樂、詩歌,談理想,談做人的道理,談禮儀制度,也談文字讀寫。《論語》中記載孔子有次和學生談理想,其中有個叫曾皙的學生回答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這聲喟嘆,明白地告訴我們孔子認為“怡情”最重要。
再從學生終身發展的角度來看,“怡情”也重于“長才”。我們的教育要培養怎樣的人?是會解題、會考試的人還是會生活、有思想的人?答案顯然是后者。許多科學家的成長經歷也告訴我們“怡情”的重要性。錢學森曾說過:“一個有科學創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學知識,還要有文化藝術修養。”錢老不僅是科學大師,在音樂、繪畫、攝影等方面都有較深的造詣。許多科學家都有極高的藝術素養。建筑學家梁思成酷愛中國古典文學,地質學家李四光學過作曲,數學家蘇步青、華羅庚均愛古典詩詞,多有詩集問世,袁隆平的業余愛好是拉小提琴……這些科學家的成長得益于他們曾經遇到的良好教育環境、優秀的教師。錢學森曾經回憶給予自己一生深刻影響的17個人,其中中學教師占了7位,他的美術、國文、音樂、科學精神等方面的基礎就是這些老師為他奠定的。由此足見中學教育的重要,也足見教師具有廣博的人文情懷、藝術修養的重要性。
縱觀眼下我們的教師培訓,功利性過強,總是緊盯教材教法、考試評價,等等。建議今后教師培訓不妨多設一些人文、藝術教育的培訓內容,讓音樂、書法、繪畫、舞蹈、文學、哲學等進入各學科教師的視野。讓教師的心靈豐盈起來,他的課堂也會靈動起來,從而在學生的心中播下美的種子。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