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信息時代的閱讀素養(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9-22 10:55:20

突出數字化閱讀地位
網絡化與信息化是21世紀社會的典型特征,閱讀也隨之步入數字化時代。OECD在測試框架中指出,1997年開始籌備首個PISA閱讀素養框架時,全球僅有1.7%的人使用互聯網。截至2014年,這一數字已增長至40.4%,即差不多30億人。互聯網、數碼產品已經和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基于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的數字化閱讀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顯示,來自五個發展中國家的三分之二的手機閱讀用戶表示,他們的閱讀興趣有所增長,花在閱讀上的時間也在增加,這都要得益于如今可以通過手機進行閱讀。PISA2018閱讀素養測試因應這一時代背景,突出了數字化閱讀在整個測試中的地位與意義。
關注數字化文本,呈現數字化時代的現實生活。瀏覽PISA測試的閱讀樣題單元,會發現題型尤為新穎,與我們日常接觸的試題大不相同。在形式上,有諸如電子郵件、貼吧發言、宣傳告示等更多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文本形式,還有類似多個網頁標簽、超鏈接的文本組織布局。有學生在測試后感嘆:當你在做題的時候,你會有那么一瞬間忘記自己是在做題,而是真的在網上瀏覽信息。
重新詮釋閱讀能力,讓學生成為高效、批判的閱讀者。數字化時代不只有網絡與數碼產品的普及,還意味著信息的快速增長與流動,這對學生的閱讀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戰。學生需要成為高效的閱讀者,能夠利用技術高效地在大量信息中進行搜索、定位與組織,這將成為未來公民的基本閱讀能力。同時,在信息質量參差不齊、信息形式復雜多樣的背景下,學生更需要培養評估與反思能力,能夠對閱讀所獲得的信息進行鑒別篩選,并進行批判性地吸收運用。
重視閱讀任務管理過程,讓學生成為數字化閱讀的自我掌控者。在數字化時代,學生可能利用某些手機應用對文本進行深度閱讀,也可能只是匆匆瀏覽電腦跳出的廣告,因為生活現實的瞬息萬變,閱讀的目標與場景也變得更為復雜多元。所以,PISA2018突出強調了閱讀中的任務管理過程,關注學生對閱讀目標與策略的設定及對閱讀過程的監控與調整。如此,學生才不至于陷入電子化閱讀的汪洋大海中,而是努力成為具有足夠掌控能力的閱讀者。
改進21世紀閱讀教育
培養21世紀學生的閱讀素養,學校教育應當有所作為,也可以大有作為。
重視數字化閱讀教學,重視多類型文本、跨文本閱讀技能的培養。學校的課堂教學應當加強對數字化閱讀的滲透,積極在多學科教學中利用電腦、平板電腦、電子白板等電子載體滲透閱讀教學。如教師在科學課上利用電子白板進行實驗模擬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個超鏈接的方式呈現實驗說明,要求學生通過機上閱讀找到正確的步驟指南。文本類型的多元化與文本結構多重化是數字化閱讀的重要特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幫助學生適應并高效閱讀當下常見的非連續文本和視覺要素文本,通過群文閱讀快速了解并分析多個文本。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