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一定要知道與家長溝通的方法指南:和家長溝通的誤區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7-30 14:20:48

和家長溝通的誤區
1.在家長面前比較孩子
入職之初,不止一次聽到有人跟我強調教師崗位的神圣——“你手中的每一個孩子,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整個世界”,作為教師,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影響著每個家庭的整個世界。一位教師的一個班級里有很多學生,免不了會有橫向對比,但在與學生家長溝通時,切忌與其他學生比較,比如:“你看班里的劉同學,上課狀態好,作業質量也高。”“這個要求一般同學都能做到,為什么您家孩子做不到呢?”教師本想通過這種方式給學生家長一點兒壓力和動力,但卻適得其反,家長和學生都會因此有負面情緒。就像前面提到的,對某個具體的問題,教師可以給出具體的建議,切忌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壓制學生和家長。
2.一味批評
對承受能力較強的學生和家長來說,適當的批評能夠促進其進步。但如果溝通中只有批評,未見表揚,甚至連一點兒改善建議都沒有,那無論承受能力有多強,學生及其家長都有可能會失去進步的信心和動力。所以,正確的溝通方式應當是以積極的態度為主,同時分析孩子存在的問題。以下是幾種可能會受歡迎的談話方式。
①在學習方面,您家孩子值得表揚;但是在有些方面,他(她)還需要改進。比如……
②您家孩子的優點不少,他(她)……但是也有幾個小缺點,比如……如果能夠戒掉這幾個小缺點,就會更優秀。
③您家孩子的優勢在于……不足之處是……正視自己的不足才能取得更大進步。
3.通過家長向學生傳話
您可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老師,您對孩子有什么要求?我一定叮囑他。”“老師,今天的作業是什么?我轉告孩子。”“老師,做這一類題的方法是什么?我回家跟孩子講一講。”
這種交流方式反映出一個問題:家長把自己當成了傳話的中介。事實上,家長所問的幾個問題都是可以而且必須由教師傳達給學生的。因為師生每天都要在課堂上見面,這些教學信息學生必須一清二楚,而不是通過家長提醒,否則會給教師和家長都帶來不必要的負擔,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不會得到提升。家長需要從教師那兒得到的信息是關于自己孩子的更個性化的信息,而非這種普遍性的教學信息。當然,個別自制力較差的學生,其家長可以從教師那兒獲得教學信息,以便對孩子加以監督。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