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時,如何機智地給娃“洗腦”:親子間要如何溝通?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7-30 14:10:14

親子間要如何溝通?
在傳統的思維中,孩子要多聽,不要表達太多意見,但新世紀父母應該學習符合新世代孩子的雙向溝通模式,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及正向的價值觀,引導孩子走向好的行為。
1.擺正心態
父母要學習使用引導式對話前,需先建立以下的信念: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有權表達屬于自己獨特的想法與感受。
每個孩子都有思考的能力,更有選擇與決定的自由。
親子對話時,聽比說重要,問比答重要。
2.盡量不用否定性的詞語
使用否定詞語會讓人產生一種被命令或批評的感覺,不易于接受,產生一種對抗的心理。很多的問題都是可以使用肯定的詞語來表達的,這樣對話才會凸顯效益。
比如,“這次考試你成績退步了,這段時間肯定不夠認真”。
可以換一種思路表達:“這次考試成績有點退步,這也正常,但我們還是可以反思一下原因,雖然改變不了過去,但我們還可以改變未來啊。”
3.建立平等的話語權
漢語是世界最復雜的語言之一,同樣的觀點有多種表達的方法。
如:家長們經常愛數落孩子:“給你講了兩遍,還沒有懂呀,怎么反應這么慢呀”?
完全可以換一種方式表達——“你的眼神告訴我,你還是沒有明白,想不想讓我再講一遍?”
所以,我們在要表達觀點時不妨深思三秒鐘,停頓一下再說話,也許會生成更精彩、讓人喜歡的語言,這種語言可能成為激勵孩子前進的勇氣。
對于孩子的真實想法,父母應給予積極的傾聽,站在孩子的立場去理解和接納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為孩子創造選擇的機會,并盡可能地尊重孩子的選擇。如此,才能打開溝通的第一步。
4.善用肢體語言
文字、語調、肢體動作構成了人交流的一個表達系統,只有各個部分完美配合,才能產生最佳的效果。
當孩子進步的時候,不妨張開你溫暖的臂膀,給孩子一個個大大的擁抱,讓孩子在你的臂彎里感受到爸爸媽媽的體溫,這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肯定和榮耀。家長還可以用溫柔撫摸、豎大拇指、歡呼擊掌等各種方式來表達。
5.重視對成長過程的激勵
當今的孩子生活在一個幸運的時代,可是,這個時代又對他們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他們必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而這,正是需要父母一點一滴去培養的。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用語言激勵和表揚孩子,重視過程的激勵,不僅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孩子對生命價值的理解與升華,對孩子一生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