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18-06-28 16:01:32 下載試卷 標簽:北京版語文 三年級上冊 教案設計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三、抓住詩眼“貧”“寒”,理解詩意
1.(課件出示圖)同學們讀得非常流利。現在我們來仔細看看這幅圖,想一想,你從這幅圖中感受到了什么?
預設1 生:我覺得很冷—“寒” (詩中的哪個句子或哪個字表達了這個意思呢?)
(師板書:寒 請同學們看老師怎么寫“寒”字的)
師:除了寒冷,你還從這幅圖中感受到了什么?(引導:看看這屋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預設2 生:我覺得這戶人家很窮。—“貧(師:詩中的哪個字表達了這個意思)
(師板書:貧 ) 從哪兒看出這戶人家很貧窮?
(學生可能回答:從“白屋、柴門、風雪夜歸人”看出貧窮。)
預設3:學生結合“白屋”“柴門”談自己的理解。
① 師:為什么從白屋、柴門看出這戶人家很貧窮?(引導想象:在我們的想象中“白屋”是什么樣的呢?用什么搭建成的?)
生:因為白屋是簡陋的屋子,柴門是用木頭做的門,從這里可以看出他們的生活不好。
② 師:沒錯,在古時候白屋指的就是茅草屋,再看看插圖,貧苦人家的門都是用樹枝做的門。 (看圖理解“柴門”。樹枝做的門。)
③ 指名讀,齊讀“天寒白屋貧”。
師:可想而知,由于天氣的寒冷這間茅草屋顯得更加的貧窮,誰來讀讀這句詩?
生…..師點評:嗯,我感覺到了一些寒冷,誰再來?(師:我是真的太冷了。全班一起感受這種刺骨的寒冷,讀…….) 或: 你真了解詩人的內心。
師:全班齊讀,帶上你的理解,讀出寒冷、貧窮的感覺。
2、借助注釋插圖理解第一句“日暮蒼山遠”
過渡:再看看插圖,詩人是什么時間投宿到芙蓉山主人家的?學生回答后接著問:“你是從哪句詩知道的?”你能讀讀這句嗎?
生:……
師:真好,我仿佛已經感受到了這蒼山的遙遠,誰能向他一樣讀。(個別讀)
師: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夜幕已經降臨,山路上只有詩人一個人,同學們,想想詩人劉長卿會覺得自己······(讓學生說出心中的感受)
師:現在請同學們帶著詩人孤獨的情感再讀“日暮蒼山遠” (齊讀)
過渡:這么寒冷的天氣里,詩人終于找到了住的地方。慢慢地,夜已經深了,周圍靜極了。突然,一聲接一聲的狗叫聲從柴門邊傳來,怎么回事?請同學們從詩中找找答案。
3:結合第四句“風雪夜歸人”理解貧窮。“夜歸人”是指誰?投宿的旅人,還是屋子的主人?
師引導:誰找到答案了?請你來告訴大家。(詩中哪句話提到了?)
① “夜歸人” 這是指誰回來了?
生:屋子的主人回來了。
師:為什么這么晚才回來?
生:打獵、砍柴賣柴,也可能是出去借、賺生活費/ 養家糊口,為生活奔波。
師:(為什么那么急著趕回來?家里還有誰在等著他?)
生:他的孩子,妻子、年歲以高的父母。
師:此時此刻,假如你是詩人,當你遇到這樣的下雪天,當你看到這些貧苦的人民為生活而奔波的時候,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從同學們的話語中,老師聽出了你們對貧苦人民生活的同情,這樣的情感也正是詩人劉長卿當時的情感,誰能帶著這樣的情感讀一讀最后兩句。
②指名讀“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點評:讀得多好啊!誰還想再來讀讀?
③(全班讀)師:同學們,此時的你們就詩人劉長卿,現在請你們帶著詩人的情感,帶著對貧苦人民的同情,一起來讀讀這首古詩吧。
【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第二層次的朗讀】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