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與孩子溝通中正確的口語表達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6-22 08:44:18

父母對孩子的愛從來都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但許多父母卻不善于表現他們的愛,他們把愛轉化成管教,訓斥,責罵,將愛的作用僅限于發號施令,結果孩子一年一年的疏遠,父母為之苦惱,我如此愛孩子,孩子為何對我冷淡呢?孩子也為之痛苦,以為爸爸媽媽根本不愛他。
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不會表達的父母。
孩子長大需要愛的呵護,但大多數父母往往會過度表達關心。“小心點!”“慢點!”“注意點!”家長把這種關心不停的掛在嘴上,就是在不停的用潛臺詞告訴孩子,你是魯莽的,你做的總是不夠好,我必須總是提醒你。如果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這種“不得體”行為被別人注意到了,孩子內心會非常不自在,注意到的人越多,他越覺得羞愧。多余的關心和安慰只是滿足了家長,卻給了孩子不信任和羞辱。事實上,對于無所謂的小事,家長選擇視而不見,什么都不說,不讓孩子難為情,以愉悅而豁達的心態對待孩子,孩子會調整自己的。
談條件,可以用“只有。。。才。。”替換“不。。。不。。”
孩子天生愛玩,不看時間地點。有時候吃飯吃著吃著就玩去了。有的家長就端著飯碗追出去喂飯,或者直接領回來說:“不把飯吃完就不許玩!”家長的話給孩子的暗示是:不吃飯=不能玩,孩子當下確實沒在吃飯,那就是不可以玩的。孩子傷心失落的心情一下就上來了。如果試試這樣說:“只有把飯吃完才可以去玩。”孩子自然能領悟到可以去玩的前提是吃完飯?吹酵娴南M,吃飯自然不在話下。給孩子肯定的表達,既能起到提示鼓勵的作用,還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把孩子值得贊賞的行為總結為一個詞,用“這就叫做---_______”
比如說孩子放學準時回家,你可以說:“你說好5點回家,現在正好5點,這叫做‘守時’”,或者孩子持續地在學習,你可以說:“你已經記了一個多小時的單詞,這就叫做‘有耐心’”。亦或者像這樣說:“盡管你很愛蛋糕,但也只吃了一小塊。這叫做‘有自制力’”孩子會把這些詞語和自己的行為相關聯,我們對孩子細微處的描述,可以不斷地增加孩子內心的力量,使這些被贊賞的行為成為孩子優秀的品質。
有這樣的一首小詩講述語言的力量:
語言猶如三春暖,
語言曾似冬雪寒。
語言潤心勝甘雨,
語言喚醒寂心田。
語言洗凈荒漠心,
溝通橋梁是語言
和孩子溝通,更要注重日常言語的表達,把愛和關懷融入到語言中并正確恰當的運用到生活里,讓它變成能量滋養孩子成長!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