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實例:這些真實的親子教育錯誤,你犯過嗎(四)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6-04 10:32:17

案例七 事情沒做好不等于自己不好
我以前總愛表揚壯壯:“你真聰明!”但后來發現,如果壯壯做不好一件事,他就會特別煩躁。前段時間,我給他買了一輛新款滑行車,他剛開始并不會滑,就很生氣,索性不滑了。后來我看到一篇文章才知道表揚和鼓勵對孩子的影響是不一樣的。
常被表揚聰明的壯壯,在遇到挫折時接受不了自己的失敗,怕別人說自己不夠聰明。明白了這些,后來我就再也不表揚他聰明了,而是多描述和鼓勵他的努力,比如:“爸爸看到你這學期的努力,為你驕傲!加油!”
點 評
孩子對自我的認可過度依賴外在的評價,孩子會認為事情沒做好是自己不夠好。欣賞這位家長積極的學習,發現了鼓勵和表揚的不同。家長對孩子的評價應集中于他所做的事情而不是個性品質(如聰明)上,在孩子做得不夠好時,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說:“這件事雖然你沒做好,但你是好的!”
案例八 孩子講粗口
兒子一向懂禮貌,可有一次他要買玩具我沒同意,他甩出一句臟話“X!”我生氣地質問他跟誰學的,他就是不說,我只好努力控制情緒,轉移話題。回家后和兒子一起吃紅薯,他有禮貌地說:“謝謝媽媽給我吃紅薯。”我抓住時機,首先肯定他是個講禮貌的孩子,還跟他交流了不能說臟話的原因。誰知兒子卻說:“可是爸爸和爺爺都講,媽媽也沒有生氣啊。”我這才意識到兒子講粗口的根源,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是多么重要!
我請他當家里的“文明用語監督員”,發現誰講粗口就制止。此后,兒子果然不再講粗口了,在他的監督下爺爺和爸爸也開始注意自己的言行。
點 評
小孩子說臟話,常常是出于好玩、無意識的模仿行為,家長及時控制情緒,巧妙地運用轉移話題、及時肯定、闡明原因、溝通感受、賦予責任感等正面疏導的方法,將“對抗”變為了一種“引導”。更可貴的是,傾聽了孩子的心聲,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家長與孩子在平等相處中共同進步。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