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故事:“余數”的來歷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5-17 15:33:32

小學數學故事:“余數”的來歷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剛剛從猿猴轉變成人,他們以打獵為生。可是獵物常常太少,他們必須把食物平均分開,否則就會有人餓死。
但是在分食物的時候,人們經常發現:每個人分到相同數量的食物以后,還會剩下一些,可是這些食物又不夠再分一次,于是這就啟發了后來的人們認識到數學除法運算中的余數。
舉個具體的例子來說吧!比如有八個人,他們打了二十只小兔子,一個人分到兩只,還會剩下4只。這樣,我們就可以列出算術式:
20÷8=2……4。那么,“……”后面的“4”就表示剩下的小兔子的數量,我們就把它叫做“余數”。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點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