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反復無常會造成孩子性格古怪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4-24 13:43:07

我們生活中總會碰到一些孩子,他們性格怪異,似乎不管到哪里,處在什么樣的環境中,總是不能很容易的融入環境。人們老說,這樣的孩子不合群,性格要么孤僻,要么舉止怪異,不易琢磨。如果不能及時解決,時間久了,只會被更多的孩子們孤立,從而更加怪異。
最終,這樣的孩子往往成為人們眼中的“問題孩子”。小學時候,成績不理想;初中時候,不僅成績不理想,而且開始有更多過常人不容易接受的行為,比如:喜歡紋身,而且是很張揚的那種;經常逃課,沒日沒夜的泡在網吧,沉浸在虛幻的網絡世界里,因為只有在那里,他們才能找到他們想要的伙伴;初中往往念到一半,就選擇輟學,父母老師統統對他無能為力,最終徹底成為家庭和社會的包袱和累贅。
究竟原因在哪里?
新東方的俞敏洪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關注孩子的性格和脾氣。這里的關鍵,不是去告訴孩子性格和脾氣應該怎么變化,而是家長本身脾氣性格好不好的問題。
“如果家長反復無常,孩子就會產生恐懼感和逃避感。如果家長通情達理,所有的行為都是可以預料的,孩子就不會產生稀奇古怪的脾氣。”
這句話,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身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我們的言行,在孩子那里,可以預期,就是可以預料。自己不能反復無常,這就要求我們能夠做一個統一的人,在相當長時間段里言行一致的人。孩子天生非常善于發現和學習,他們可以輕而易舉的察覺出父母行為的一致性和細微的變化。
父母們要給孩子明確的信號,不要模糊不清的信號,這樣孩子就能清晰的知道自己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做了某些事會有什么結果,不做某些事又會有什么樣的結果。一旦孩子覺得父母的言行是有跡可循的,他們就可以放心的循著父母的明確信號來表現自己,而不是無所適從,更不必一言一行都要來先琢磨父母的意圖。
父母總給孩子混亂不清的信號和指令,時間久了,孩子就會慢慢變得沉默寡言,性格內向,處處小心謹慎,生怕引起父母惱怒。和其他同齡人的交往時,要么把從父母那里學來的反復無常表現出來,要么保持和在父母面前一樣的小心謹慎,沉默寡言。
所以,在孩子面前,父母們絕對不僅不可以反復無常,而且必須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