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養成期,父母要格外注意這幾件事(2)
來源:本站原創 2018-04-22 08:25:48

不說奶話!
不說奶話,例如“腳腳”“鞋鞋”“吃飯飯”,甚至自編些別人聽不懂的嗲語。自出生起,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都應該是語法正確,發音標準的母語。主要撫養者與嬰兒對話時要用夸張的口形、清晰的聲音、緩慢的速度。
許多孩子到了兩歲多還分不清你我他,這也是成人不注意的結果。為了讓孩子盡快掌握第一、二、三人稱代詞,一周歲之后媽媽和寶寶交流時就應該采用人稱代詞,以便孩子模仿。應該多說:“我倒水給你喝,”而少說“媽媽倒水給寶寶喝。”孩子說:“寶寶的”成人應該跟著說“是的,是你的。”當孩子說錯時,千萬不要哄堂大笑,那當下孩子會被笑懵的,失去了學習的機會。
不要對孩子說“聽”
讓孩子愉快地遵守規則,將規則內化到心中,成為他一生遵守的信念。中國的家庭教育、社會秩序中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行為規范,但遵守者廖廖無幾,這是為什么?只要沒人監督,我們就犯規,還心存僥幸“應該沒有人看到吧?”這到底是為什么?
沖擊規則是孩子在試探我們的底線,其實就是遵守規則的開始,我們要寬容地對待,提醒他“你忘了什么?”,而不是批評他,給他壓力。(“你怎么忘了”也不能說,“怎么”這兩個字會對孩子形成壓力,有責備的意思。)
同時,我們應當充分地尊重孩子自發的探索行為。當孩子自發的探索行為得到我們的尊重時,他就會開始遵守我們給他設定的規矩,內化的規則將伴隨孩子終生,而且非常愉快非常容易地遵守這個內化的規則。
如何應對孩子搶奪玩具的問題
從小寶寶們一開始交往,就應該確立一個原則,誰的玩具誰就有決定權,成人不能強行把自己孩子的玩具分給別的寶寶,也不能誘勸他讓給別人。如果是公共的玩具或游戲器械,誰先拿到或是誰先開始玩,他就有權決定繼續玩還是離開,其他寶寶必須等待。
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時候,成人千萬不要說他“你就是小氣”、“小氣包”等等。不斷地給孩子貼這樣的標簽他永遠學不會分享。孩子清楚他對自己的物品擁有自主權,之后才談得上分享。如果成人出于面子,把自己孩子的玩具強行給別的孩子,那么就意味著你告訴你的孩子,他也可以搶別人的玩具,所以無論何種情況,規則必須是統一的。正常在三歲之后,孩子了解到玩具分給別人玩,自己還是可以把它要回來的,這樣他就樂于分享了。三歲之前千萬不要急著培養孩子的大公無私的品質。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