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萬花筒:二十世紀中國經歷的五次核危機
來源:奧數網 2017-08-17 08:34:31

軍事萬花筒:二十世紀中國經歷的五次核危機
自1945年8月兩顆原子彈分別投在廣島、長崎之后的半個多世紀中,人類至少面臨了12次核危機,其中直接針對中國的就有5次。
第一次:1950-1953年朝鮮危機。
1950年10月25日,我志愿軍入朝參戰。在中朝軍隊凌厲的攻勢面前,美軍節節敗退,一直退到三八線以南,美國部分高級官員甚至認為朝鮮戰爭的爆發是蘇聯大規模入侵歐洲的前兆。“聯合國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為挽救敗局,乞求于原子彈的巨大威力,親自建議杜魯門總統動用原子彈,企圖遏制中朝軍隊的進攻。杜魯門于7月1日下令秘密在關島地區部署原子彈部件,后因顧忌蘇聯的力量,杜魯門拒絕了麥克阿瑟的請求。1951年4月,志愿軍發動了一場大規模攻勢后,杜魯門下令向關島地區緊急運送核部件,9月-10月,美軍舉行了核戰演習,且公開報道。一時間,核戰爭的陰云密布朝鮮三千里江山。對此,中國方面已有所估計并作出了相應的準備,同時通過輿論加以揭露。核戰爭在杜魯門時代終于未敢在朝鮮戰場上使用。1953年3月,剛剛入主白宮的艾森豪威爾又揚言要在“韓戰”中使用核武器。然而懾于共產主義陣營的核實力,這位前盟軍總司令最終未敢在戰場上使用核武器。1953年7月27日,中朝與美方終于達成了停戰協定。
第二次:1955年金門馬祖危機。
1955年1月18日,我軍解放一江山島。2月8日-12日,國民黨軍隊全部撤逃大陳島等島嶼,美國認為中共將對金門、馬祖發起總攻,擔心美國可能會卷入一場規模更大的戰爭之中。對此,美國采取了兩手策略,首先向中國發出核威脅。3月12日,艾森豪威爾總統在被問及美國在亞洲的全面戰爭中是否會使用核武器時說:“我認為沒有理由不能使用原子彈。”3月15日,美國務卿杜勒斯又一次發出了核威脅,說如果臺灣海峽發生戰爭,美國準備使用戰術核武器。關鍵時刻,1955年4月23日,周恩來在萬隆會議的八國代表團團長會議上發表了重要聲明:“中國人民同美國人民是友好的。中國人民不要和美國打仗。中國政府愿意同美國政府坐下來談判,討論和緩和遠東局勢。”這個聲明給緩和臺海局勢帶來了轉機。4月26日,杜勒斯表示將與北京就停火舉行會談,解放軍對金馬炮擊立即減少,至5月中旬炮擊完全停止,臺灣海峽恢復平靜。
第三次:1958年炮擊金門危機。
為打擊國民黨自1957年以來不斷叫嚷“反攻大陸”的囂張氣焰,1958年8月23日晚6時30分,中國人民解放軍以猛烈炮火轟擊大小金門等島嶼。此時,美國又次舉起了“核大棒”。1958年9月4日,美國務卿杜勒斯又一次力促對中國使用核武器。同日,參聯會主席向總統建議,授權第七艦隊司令認為必要時可下令向中共方面投擲原子彈。面對威脅,中國不吃這一套。9月8日,毛澤東主席在最高國務會議上說:“美國侵略者的這一套,只能去征服那些時刻準備向美國原子彈、氫彈投降的機會主義者。”與此同時,艾森豪威爾猶豫不決,態度先硬后軟,借口會招致蘇聯的報復,稱“對任何地區問題都不想使用核武器”,轉而反對使用核武器。
第四次:1963年欲打擊中國核設施。
中國決心研制原子彈始于1955年初,也就是在第一次金門馬祖危機期間,美國多次威脅要對中國實施原子彈攻擊之后。冷戰時期一貫敵視中國的美國一直密切注視中國研制原子彈的情況。從1961年開始,美國利用從臺灣起飛的U-2高空偵察機多次飛臨蘭州等西北地區,還利用間諜衛星拍攝了多處核工廠及核設施照片。1963年1月22日,肯尼迪在國家安全會議上強調,禁止核武器試驗條約的重點就是對付中國。當時正值中蘇關系破裂,美國覺得可以利用。1963年7月14日,美國特使哈里曼赴莫斯科,帶來了美國和蘇聯聯手對付中國原子彈的計劃。但是哈里曼碰了一鼻子灰。赫魯曉夫拒絕把中國原子彈問題當做一個威脅,對與美國聯手的計劃不感興趣。在企圖與蘇聯聯手對付中國核武器的同時,美國也研究了單獨破壞中國核武器計劃的行動計劃,其中包括對羅布泊試驗場等目標由美國實施公開的常規空中轟炸,或由蔣軍實施空中轟炸,或實施秘密的地面襲擊,或空投特種兵破壞。但美國考慮到單獨干要冒很大的政治風險和軍事風險,終于沒有采取軍事行動。
第五次:1969年中國面臨“外科手術式核打擊”。
1969年3月,中蘇先后在珍寶島發生了三次較大規模的武裝沖突。由于中方預先有準備,蘇方被毀坦克、裝甲車17輛,蘇軍死58人,傷94人。顯然,蘇方“吃了虧”。珍寶島沖突爆發后,蘇聯準備動用在遠東地區的中程彈道導彈,攜帶當量幾百萬噸級的核彈頭,對中國的軍事、政治等重要目標實施“外科手術式核打擊”。毛澤東聽取了周恩來的匯報后說:“不就是要打核大戰嘛!原子彈很厲害,但鄙人不怕。”同時果斷提出了“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方針,全國很快進入了“要準備打仗”的臨戰態勢。后來,蘇聯領導人出于全球主要戰略對手是美國,戰略重點在歐洲,襲擊中國后必然會遭到中國的核報復等多方面考慮,突然采取了緩和措施。10月20日,中蘇邊界談判在北京舉行,由珍寶島事件引發的緊張對峙局勢開始緩和,20世紀中國的最后一次核危機隨之灰飛煙滅。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