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時間賽跑》經典賞析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7-08-08 21:59:28

奧數網整理了關于小學語文課文《和時間賽跑》的經典賞析,希望對小學語文課文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和時間賽跑》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三組課文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表現人物某方面的美好品質。本篇課文選編的意圖在于通過作者的親身經歷,啟示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怎樣去珍惜時間,使人生的每一天過得更加豐富,更有意義。
這是一篇清新、淡雅而又略帶憂傷情緒的散文。講的是“我”因外祖母的去世而憂傷不已,后來,在爸爸一席話的啟發下,從太陽落山,鳥兒飛行中“我”明白了為什么要珍惜時間,并在和時間賽跑的經歷中,體會到了應該怎樣珍惜時間。本節課的目標是立足于人人讀通課文;在語境中理解詞義;在個性化的朗讀中及創編名言中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展示積累、收集的有關珍惜時間方面的名言警句和名人故事。從題入手,抓住課文中的問題,引導學生探究,解決問題,并借助多媒體VCD,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感悟文中蘊含的道理,從朗讀中品味情感。懂得時間過去就不會回來,要珍惜時間的道理。
本篇課文,課題“和時間賽跑”既是文章的重點,又是全文的中心所在,文中的“假如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這一人生啟示,也與課題息息相關。所以教學本課時,我采取“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方式,由課題入用,引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進而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輻射全篇,使全篇的教學“形散而神不散”,最后達到披文入理、感悟人生的目的。難點在于時間的概念比較抽象,只有聯系生活實際,才能引導學生感受珍惜時間的意義。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采取引導法、朗讀法、討論法自主學習法等交替使用,組織學生結合實際進行朗讀品味,還注意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如質疑學文;收集并整理有關珍惜時間的資料;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如“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等含義深刻句段的學習方法。
此外,引導學生運用“朗讀——理解——感悟——朗讀”的方法來讀懂這篇課文是本節課我設計課程的重要環節。就如葉圣陶先生說過;“活讀運心智,不為書奴仆”,我認為只有學會怎樣讀書,才能將一本死的教材讀活,因此,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尤為重要。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心理學家布魯納曾指出: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研究對象有著內在的興趣。缺乏直接的興趣,會使學習變得枯燥、乏味。也就是說無論是哪個年段的學生,興趣都是最好的老師,于是,我在開課伊始這個環節利用短小精悍的小詩歌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導入新課:
時間是君子,它永遠說老實話;
時間是無情的,它永遠吞噬一切。
時間是人們永恒談論的話題,
今天,我們將和時間談心,
和時間賽跑,
和時間交朋友!
在朗讀詩歌的同時,感受時間,從而為學生進入課文學習打下很好的感情基礎。
二、感悟來自于學生個性化的體味
葉圣陶先生指出:“吟誦的時候,對于研究所得的不僅是理智的了解,而且有親切的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題解化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可貴的一種境界。”課文中語句內涵深刻,對于六年級學生,由于缺乏生活經驗的限制,要想達到理解感悟的程度,那就更是需要反復朗讀、細細品味,這樣才會理解與意會課文內容。
所以,在教學的第二個環節中,質疑定向,引導學生在自由讀課文后,小組交流:通過讀課文,你了解了什么?你還有什么問題不懂的?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概括為以下三個問題:
A、“我”是怎樣和時間賽跑的?
B、時間又不是人,“我”為什么偏偏要和它賽跑?
C、我們應該怎樣珍惜時間,爭取時間呢?
由于這三個問題相對獨立,內涵輻射全篇,教學時我根據學生匯報情況進行調整,以保護學生的主體意識,使他們能夠暢所欲言,體現了教學新理念。全班交流時,根據學生匯報相機板書,并重點品讀以下幾個內容:
(1)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
(2)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
三、品讀是升華文本的最佳途徑
在理清全篇文章的時候,與學生對話:什么事物是屬于時間里的,永遠不會回來?你們理解嗎?找出文中的有關句子讀一讀。
1、你的昨天過去了,它就永遠變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樣小,現在再也不能回到你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會長大,也會像外祖母一樣老;有一天你度過了你的所有時間,也會像外祖母一樣永遠不能回來了。
2、我每天放學回家,在庭院里看著太陽一寸一寸地沉進了山頭,就知道一天真的過完了,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
3、我看到鳥兒飛到空中,它們飛得很快呀。明天它們再飛過同樣的路線,也永遠不是今天了。或許明天飛過這條路線的,不是老鳥,而是小鳥了。
自由讀,指名讀,自邀伙伴讀,范讀過后,引導學生再談自己的感受。就相對簡單了!
四、生活經驗是理解文本最好的依托
這3個自然段,都圍繞“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這句話寫的。語言雖平實,含義卻深。學生沒有切身的經歷體驗是難以理解和感受到的。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過程。所以,可以設計通過朗讀和聯系生活經歷體驗的方式來實現教學目標和突破教學重點。最后可以小結:從這些句子中,我們切實感受到了時間是多么寶貴,它如流水般,一去再不復返。進而展示林清玄因努力、因珍惜時間而取得成功的事例。再次談話:作者這么珍惜時間,這么努力奮斗,那他會成功嗎?引導學生說出作者正因為認識到時間的寶貴,所以他才更加珍惜,才更加努力,最終獲得了令人羨慕的成功!這個教學步驟通過對文本進行深入地解讀,加上真實材料輔佐驗證,使學生的心里泛起不平靜的漣漪。不僅達到教育的功用,同時為下面內容的解讀奠定基礎。引讀過渡語:如果將來我有什么要教給孩子,我們會大聲地告訴他——假若你一直和時間比賽,你就可以成功!讓學生從自己身上或周圍人的身上用具體的事例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通過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情感體驗,改進教學活動,使教學過程又一次充滿情趣和活力。
在教學中,由于設計精當,從學生已有的和現有的知識出發,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理解和朗讀體驗,學生就會很輕松地明白了:如果時間能停下來,外祖母就不會去世;如果時間能停下來,爸爸還會擁有童年,“我”也會回到昨天,我更不會有一天也像外祖母一樣永遠不能回來;如果時間能停下來,明天還會看到今天的太陽,鳥兒還會飛過今天的飛行路線,然而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學生通過作者與時間賽跑的具體事例以及“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等諺語的理解更是體會到了時間的寶貴,時間的一去不復返,從而珍惜時間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實現了教學目標的要求。
本文作者林清玄是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就在與學生共同學習文本的時候,充分感受到了:如果他不和時間賽跑,他或許就不會在文學上取得成功這個道理。讓學生通過反思,你將怎樣和時間賽跑?明白珍惜時間就會事業有成,和時間賽跑是人生中最大的樂趣,為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奠定了基礎。
時間是不可預知的,當學生在時間的長河中感悟時間的時候,理解到位了,也就證明他的成長路上已經又增添了新鮮瓊漿。當然對于課堂生成資源,教師是不可預測的,但可以適當調控。相信只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了,就是最好的了。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點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