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小獅子》說課稿(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7-08-01 09:39:39

(三)研讀課文、體驗樂趣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尤其是第一學段的閱讀要求中提出:對感受好的人物和事件要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基于以上對《新課標》要求的理解,及本課重難點的把握,“研讀課文、體驗樂趣”的教學中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初讀感悟課文主要內容,說理由,深入研讀。
1、初讀感悟課文主要內容。
讓學生自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兩個小獅子的什么事?說一說它們的表現一樣嗎?師生共同給小獅子起名字。
2、說理由,深入研讀。
接下來說理由這一環節就是為了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我將抓住課文中的一些重點詞、重點句讓學生展開想象,練習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運用多媒體手段創設具體、生動的畫面,使學生通過形象感受來理解課文。
為什么叫這個名字呢?從課文什么地方看出來的。以這個問題為學文的主線,始終貫穿在學文的始終。小組討論,在課文中找到畫出來。滲透學法,同時培養了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
在學生說明理由的同時適時的指導他們抓住重點詞句理解,練習朗讀。如為什么一只小獅子起名叫勤勤。學生一定能從課文中找出“一只獅子整天練習滾、撲、撕、咬,非常刻苦。”這句話,于是課件出示這句話。再抓住滾、撲、撕、咬這幾個表示動作的字通過做動作來理解,朗讀時抓住整天、非常兩個字通過教師的范讀。讓學生自主體會學習朗讀。
感情朗讀至于文中的懶獅子,雖然學生能很輕易地從文中找到說明其懶的理由的句子,但要達到理解感悟的目的并不輕易。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主要還是讓同學做動作,體會懶獅子懶惰的表現。再通過表演讀來理解懶獅子的惰性及依靠心理,達到品讀感悟的臺階。本課的一個教學目標是學習朗讀疑問句和感嘆句。在研讀過成中把第三自然段的問句,以及第四自然段的感嘆句放到課件中加以重點指導朗讀。通過鼓勵學生做動作,扮演角色的方式鼓勵學生反復讀,讀好。課后讀讀說說的練習穿插在理解慢吞吞地說這個短語處。同時拓展了用ABB式的詞語說話。
(四)發散思維、升華樂趣
每一篇課文都要給學生一種思想的啟迪,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生命。這篇課文的教育價值就在于教育學生如何看待生活,是做一個勤奮的人還是懶惰的人。所以在“拓展思維、升華樂趣”中設計了想想懶獅子的做法。先讓學生讀獅子媽媽的話體會媽媽對它的教育。抓重點句子,你也應該學會生活的本領,做一只真正的獅子。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獅子。學生發散自己的思維展開聯想。同時,這也是讓學生將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語言的機會,為學生提供了運用語言的舞臺。最后讓學生說說:懶獅子聽了媽媽的話以后會怎么做這個問題?學生暢所欲言后,教師總結,只有勤學苦練才能成為真正的獅子。再次體會媽媽對它的教育。之后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想一想你最喜歡誰?為什么?讓學生的思維再次起飛,享受升華的樂趣。
(五)積累拓展、作業延伸
一節好的語文課一般都有扣人心弦的“起調”,引人入勝的“主旋律”和余音饒梁的“終曲”,這種出色的“終曲”不但可使課堂氣氛高潮迭起,而且能讓學生把這種情感延伸到課外,達到“課雖終,思未了,趣不盡,情更濃”的境界。為了達到這種效果,我設計了一個拓展積累,和一個開放性很強的作業。積累關于勤學的名句。作業是1.課文編成課本劇演一演。2.編故事,以“懶懶的變化”為主題,形式可多樣:講故事、演小品劇、畫連環畫等。因為演課本劇、編故事、演小品、畫連環畫都是學生喜愛的活動,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我布置這樣的作業,讓學生任選其一,不僅給學生留下了創作的空間,還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板書設計】
這堂課的板書做到了形象直觀,條理清楚,便于學生理解,起到了深化主題、回顧中心的作用。總之,本堂課的設計重自主、重探究、重合作、重感悟、重體驗,從學生的愛好出發,尊重學生原有的認知和經驗,并在學生自主的基礎上建構課堂教學,力求體現新的課程觀念。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