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果樹聽瀑》說課稿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7-07-08 15:32:57

奧數網整理了關于小學語文課文《黃果樹聽瀑》的說課稿,希望對小學語文課文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說教材
《黃果樹聽瀑》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一篇選讀文章,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它主要寫了作者在黃果樹瀑布景區游覽時的所見、所聞和所感,描繪了黃果樹瀑布這一景觀的壯美和氣勢的宏偉,充分表現出了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和作者對大瀑布及大自然的熱愛。
本文的寫作特色十分鮮明:一是采取了移步換景的方法,將黃果樹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繪;二是運用了許多生動形象的比喻,使文章的語言生動形象,如詩如畫。
今年11月15日,全國第九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活動在福建廈門隆重召開,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同志在開幕式上發表了重要的講話。他說:本次活動研討的重點是落實年段學習目標、夯實識字寫字教學,加強語言文字運用,呈現學生學習過程。這四點既是本次上課的要求、評課的標準,也是今后一段時間閱讀教學研究的重點、改進的重點。在對教材仔細分析解讀的基礎上,根據課文的特點、學生的實際,特定以下教學目標:
1.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自主識記生字,掌握難認難寫字,能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感受黃果樹瀑布的壯美和大自然無限生機。
4.領悟作者抓住特點、運用比喻描寫景物聲音的方法
教學重點:
1.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自主識記生字,掌握難認難寫字。能通過積累的方法理解詞語,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1、2自然段。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教學難點:
1.領悟作者抓住特點、運用比喻描寫景物聲音的方法,并嘗試運用。
2.辨析“寂寥”和“寥落”。引導學生重視學詞,加強詞語的理解、辨析、積累、
運用。
二、說教法、學法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因此教學時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學生對于黃果樹瀑布這種氣勢雄偉的水肯定缺乏直觀的認識和充分的了解,教學起來有一些困難。《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應“初步具備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課前,讓學生多渠道多途徑地收集一些圖片資料,便于學生充分的理解和感悟課文。
2、從關鍵詞句入手,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語言文字訓練;
3、以讀為本,以學為主,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質疑。
三、說教學過程
結合崔巒老師的要求與平時教學中的積累,我對語文課有了這樣的理解:
1.落實年段學習目標,就是要在閱讀教學中要增強課標意識、目標意識、年段意識,使所上的課是那個年段的,符合那一類課型的、符合那一種文體特點。課堂上落實三個維度學習目標,要既得意又得言,得法、得能。
2.夯實識字寫字教學,就是在低年級教學中落實課標提出的以識字寫字為重點,中高年級也要把識字、寫字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還要重視學詞,加強詞語的理解、辨析、積累、運用。識字教學要教給方法,培養識字能力,以及在生活中主動識字的習慣。要大力加強寫字的指導與練習,中國人一定要寫好中國字。各年級要狠抓寫字姿勢和寫字習慣的培養,直到習慣成自然。識字、寫字、學詞是貫徹整個小學階段最基本重要的任務,一定要夯實這一語文學習的基礎。
3.加強語言文字運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修訂版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在閱讀教學中,要從語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內容,體會情感而得意。更要關注語言形式、表達方法而得言。要增強語言文字運用的意識,豐富語言文字運用的內容和形式,中高年級結合文本的內容、語言、段式、文章的寫法,設計靈活多樣的小練筆。
4.呈現學生學習過程,就是說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非要靠學生親歷親為的語言實踐不可。在教學中,老師一定不要過于強勢,一定要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思考,讀出自己的感受,提出困惑和問題。要讓學生真讀、真思、真議、真練,
讓學生經歷真實的學習過程。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老師要進行學習方法、學習策略的指導,用有效的導和引促成閱讀教學的高質量,提升每個學生的學習力。基于以上的幾點認識,有了我今天這樣的教學設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