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敬亭山》教學設計
來源:奧數網 文章作者:@佚名 2017-07-06 13:30:25

奧數網整理了關于小學語文課文《獨坐敬亭山》的教學設計稿,希望對小學語文課文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設計理念:
作為老師,首先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葉老曾說:“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也是在說明此道理。古詩對四年級孩子來說已經接觸了三年,孩子每冊都要學習四首古詩,并在今后的課外閱讀中還要接觸大量古詩,若再以老師的講代替學生的學顯而是不行的。教師必須交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本設計重教在給學生學學習方法,給學生以學法指導,使學生掌握學古詩的方法和步驟,并主動運用到學古詩的過程中。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爭取人人參與,人人發言,人人弄懂習題,充分體現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
教學目標:
1、 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
2、 理解詩意,想想畫面,感情朗讀,體會做著孤獨寂寞的思想感情。
3、 學習生字“綿”“亭”。
教學重點:
1、 教給學生學古詩的方法,學會運用。
2、 理解詩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課件、有關敬亭山的寫作背景。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入:
1、 同學們,祖國的千山萬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連綿起伏的丘陵,那直插云天的雪峰,那遼遠廣闊的草原……江山如畫。現在,讓我們一起跟隨作者去做一次愉快地旅行,去欣賞祖國的山山水水。今天我們要走進旅行的第一站——敬亭山。
板書:獨坐敬亭山
2、你對敬亭山有哪些了解?
二、 交給方法
1、 這是一首古詩,從一年級到三年級我們以接觸了許許多多的古詩,請我們來回顧一下我們學習古詩的方法是什么?
2、 師生共同理出學習古詩的步驟:
讀詩文;明詩意;想畫面;悟詩情;感情讀
3、出示習題:
三、 自學感知
1、 學生按以上步驟自學課文并試著做習題。
1、理解下面詞語的意思:
眾鳥: 。盡: 。
孤云: 。獨去閑: 。
2、我能說出下面這句詩的意思,并能想象出詩句的畫面。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3、運用了擬人手法的兩句詩是:
4、《獨坐敬亭山〉的作者是唐代詩人( ),他被稱作( ) ,這首詩作者對 ( )地描寫,抒發了( )
2、 學習小組按學習古詩的步驟交流學習。(小組積極交流討論,爭取人人參與,人人發言)
四、 匯報交流
1、 重點理解以下詞語的意思。
眾鳥 盡 獨去閑 兩不厭
2、 說詩句的意思。(教師針對學生難理解的進行重點輔導。)
3、 指名說想到了什么畫面?
4、 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孤獨、寂寞)
5、 交待背景,升華感情。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這首詩是李白于公元753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時所作。當年,詩人被迫離開長安已整整十年,世態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了人間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詩人通過對敬亭山景象的描寫,抒發了因懷才不遇而產生孤獨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詩人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以山為伴,尋找安慰的真實寫照。前兩句作者把讀者引入一個“靜寂”的境界,在飄忽的白云消失后感到特別清幽、平靜。有動有靜,動中有靜,烘托出詩人孤獨寂寞的感情。
五、 感情朗讀,體悟詩情
1、 哪位同學再來讀一讀?
2、 指名讀。
3、 齊讀。
六、 拓展閱讀
1、 我們學過哪些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詞?
《飲湖上初晴后雨》《望廬山瀑布》 《登鸛雀樓》《望天門山》
拓展:(用以上方法自學惠崇春江曉景)
惠崇春江曉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婁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摳門。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