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試題庫 > 期末試題 > 語文期末試題 > 六年級語文期末下冊 > 正文
2017-06-01 16:32:11
3、請你仿寫:
(1)命運,總是朝敢于向他挑戰(zhàn)的人微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呵,雷鋒!
你,《國際歌》里的一個音符,
你,紅旗上的一根纖維;
你,花叢中的紅花一瓣,
你,浪花里最清的一滴;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你修改:
(1)請給沒有錯別字的一組句子后打“√”,有錯別字的用“—”畫出來,在括號里改正。
A.南丁格爾創(chuàng)造的奇跡振動了全國,改變了英國朝野對護士的看法,護理工作從此受到了社會的重視。 ( )
B.這種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爍中、有生命力的種子決不會悲觀和嘆氣,因為有了阻力才有磨煉。 ( )
C.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別校園,我的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戀之情。( )
D.秦兵馬俑維妙維肖地摸擬軍陣的排列,在雕塑史上決無僅有。 ( )
(2)請你當醫(yī)生,診治下列病句。
A.關于這件事的具體詳情,以后再告訴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盡管未來有多么遠,我都愿與你同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我們要不斷提高學習效率,改進學習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課文回放
1、翻開歷史宏卷,有許多名垂千古的不朽形象支撐著整個浩瀚乾坤,通過這一冊的學習,我們認識了( )的雷鋒,( )的南丁格爾,( )的老班長,( )的蘇武,( )的詹天佑,( )的諾貝爾。
2、《學步》一文的作者是( ),課文結尾寫道:“生命的過程,大概就是 的過程。”并在心中叮囑兒子:“兒子啊,你要( )。”
3、描寫夏天的詩你積累了嗎?請寫其中兩句:_________,_________。
4、孟子提倡:當“魚”和“熊掌”二者不可得兼時則( ),當“生”和“義”二者不可得兼時則( )。
八、輕松閱讀
《懷念小時候》
我長大了,已是一個十二歲的少年了。但是我還十分懷念小時候那個調(diào)皮、好奇、膽小、好強的我,懷念那童趣十足的生活,懷念我的那些小伙伴們,懷念小時候每一個歡樂的場面。
小時候我很調(diào)皮 整天嘻嘻哈哈地瘋玩不是把東家的玻璃打碎了 就是把西家的花草給拔了起來 鄰居們都拿我沒辦法 如果我干了一點調(diào)皮的事 他們常搖搖頭說 小孩子家嘛不懂事 瞧他那樣子也蠻可愛的 不過爸爸是饒不了我的 只要他知道我干了調(diào)皮事我就要挨一頓 竹絲炒肉 了
小時候我很好奇。看到別人做什么,我也跟著做什么。甚至看到飛機在天上飛,幼稚的我居然也想跟著一起飛。我還常常問大人們一些“無聊”的問題:“天空為什么是藍色的?”“天上有多少星星呀?”大人們總是笑著說:“小孩子不懂,長大了就會明白的。”每到這時,我就會大哭大叫:“不嘛,我現(xiàn)在就要長大,現(xiàn)在就要長大嘛!”
小時候我很膽小。每當別人說一些關于“鬼”的故事,就認為世界上真的有“鬼”,害怕到了極點。晚上睡覺時,我就用被子蒙得嚴嚴實實的,真的害怕“鬼”把我捉去了。聽到別人說“鬼”住在墳上,我就不敢到有墳的地方去。每到清明時,我就大哭大叫地不到墳上去祭祖。
小時候呀,小時候,你為什么過得那么快?你在我記憶的長河里永遠是金色的,美麗的。 請你仔細作答:
1、給第二自然段加上標點符號。
2、“我”小時候的生活有什么特點?請用一個詞來概括( )
3、“我”小時候有什么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有一段話沒寫出來,你認為按作者的寫法,這段話應該寫什么?請在文中的橫線上寫出第一句。
5、文中的“竹絲炒肉”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怎么理解文章的最后一段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妙筆生花
做出驚天動地業(yè)績的人是英雄,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事跡的人是英雄,在大地震中舍己救人的人是英雄……許許多多的英雄事跡無不震撼著我們的心,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敬佩,請以“震撼”為話題寫一篇習作,要求語句通順,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摯,題目自擬,不少于4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