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17-03-02 15:29:43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 語文教案
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中曾以奇兵強奪瀘定橋,紅軍遂過大渡河。毛澤東《長征》詩有“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之句。1950年以后曾多次維修,并建立陳列館,展出大渡河鐵索橋戰斗史料。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板書課題
二、品讀詩歌,體會情感
1、配樂范讀全詩,整體感知
邊聽邊思考:詩人站在橋上看到了什么?
2、指導學生先學習第1節和第4節詩。
(1)學生自由朗讀這一節后,說說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課件出示課本上的鐵索橋圖片,學生結合圖片展開自己的想象各抒己見,對詩人站在鐵索橋上看到的景物有了自己初步的情感體驗。
能用自己的聲音讀出體會嗎?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2)此時,我們的詩人正站在橋上,他的心情是怎樣的呢?請學生們快速瀏覽全詩,找出反映作者心情的詞語劃下來。(學習詩歌第四節)
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結合課文內容理解“心潮洶涌激蕩”的意思。
自由地朗讀感悟第四節詩。
(3)指導學生朗讀,比如指名讀、分組讀、師生合作讀、配樂齊讀等。
3、重點指導品味詩歌的2小節。
(1)思考:詩人站在橋上回憶什么?學生自由朗讀第2小節(作者追憶紅軍飛奪瀘定橋、與敵人激烈戰斗。)
(2)學生初步感知后,先自己想象一下當時激烈的場面,指名說一說
播放錄象:“飛奪瀘定橋”的場景,追憶工農紅軍強渡大河的激烈戰斗,體驗紅軍英勇頑強、勇往直前、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3)再細細體味詩句,劃出最能體現紅軍戰士英勇無畏的詞句,寫出批注。
小組交流討論
勇士們哪,攀著一根根鐵索,冒著密密的彈雨,沖破了敵人的火網!(利用課件出示,深入理解。“攀著、冒著、沖破”這三個動詞直接體現了紅軍戰士的英勇頑強以及不屈不饒的獻身精神。)
4、品讀第3節詩
(1)自由讀,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2)小組合作交流
(3)學生帶著問題自由地讀,指名讀;經過想象畫面后的讀;觀看影片片斷后的讀;理解重點詞句后的讀;最后帶著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讀。
5、引導朗讀全詩
三、拓展積累、升華情感
1、準確流暢地感情背誦課文。
2、學習本文后,你想對無數先烈說些什么?
3、課后欣賞。(本詩的歌曲演唱、毛澤東詩詞《長征》、蕭華的詩《飛渡大渡河》)
作業設計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背誦全文。
2、搜集關于戰爭年代革命戰爭的詩歌,參加班級的詩歌朗誦會。
板書設計
我站在鐵索橋上
攀著 冒著 沖破
英雄的土地! 英雄的人民!
課后反思: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