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數學說課稿 > 三年級下冊數學說課稿 > 正文
2017-02-28 15:00:08 下載試卷 標簽:三年級數學 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84頁。公頃和平方千米是兩個較大的面積單位,一般用于計量大面積的土地。它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積單位,這些單位比較適用于計量物體表面、平面圖形以及小塊土地的面積。如果用于計量面積很大的土地,則很不方便,因此需要公頃和平方千米。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的思維形式正處在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階段。對數學有較濃的興趣,思維較活躍,好動,想像豐富,善于發表個人觀點,敢于創新。所以我在教學中,根據他們的特點,我主要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探索、交流,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學習目標的確定:
一節成功的課堂教學,不僅是要讓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創造一種和諧愉悅的氣氛,讓學生能夠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主動地去探求知識,發展思維。依據新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學習目標:
(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通過實際觀察和推算,體會1公頃和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相互合作學習的能力。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教學難點:體會1公頃和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四、說教法和學法
注重問題情境的創設,巧設懸念,以現實生活為基點,層層深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是由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在教學中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動手實踐,讓學生在摸一摸,看一看,量一量,擺一擺,數一數,比一比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動,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把學生推到主體的位置,解決了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小學生思維形象性之間的矛盾,促進學生思維的不斷突破和發展。數學課堂應是一個多向互動的環境,重視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相互作用,通過創設情境和組織學生合作與討論,豐富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形式,在集體中進行知識和經驗碰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思維更活躍、更發散。
五、說教學流程
恰當的目標,科學的方法是教學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使教學目標真正落到實處,關鍵還在于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盡可能把實踐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口,成為一個真正的探索者、研究者,這樣的教學才是高效的,所以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流程:
(一)、口算訓練:(3分鐘)
300×20= 100×10= 13×100= 20×500=
40×200= 3×400=50×70=600×30=
700×10= 800×20= 15×20=30×14=
(二)、復習舊知,揭示課題(3分鐘)
1、說出學過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指名完成下列單位換算,并說出換算的方法。
7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5平方米=( )平方分米
9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3、(出示84頁主題圖)
談話引入:同學們剛才看了這么多圖片,體育場、森林、首都北京的面積都很大,測量這種較大的土地面積時常常用到更大的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兩位新朋友。(板書課題)
(三)、以標導學,探究新知:
1、自學提示:(2分鐘)
①自學課本84頁,劃出重要的句子。
②認識1公頃、1平方千米的大小及單位之間的進率。
③閱讀“生活中的數學”,感受1公頃、1平方千米的大小。
2、學生自學(7分鐘)
師:自學時想不明白的問題可以小組合作進行探究,每個知識點可用橫線劃出,疑難問題要記錄下來。
教師巡回指導,參與學生自學過程,掌握學生自學信息。
3、自學反饋(8分鐘)
匯報自學成果:
① 測量土地面積時常常用到更大的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
② 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就是1公頃,邊長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就是1平方千米。(同學們想象一下)
師:認識了 1公頃、1平方千米。你想到了什么?(讓學生展開想象,加深記憶,幫學生建立正確的表象。)
③教師引導學生感受1公頃、1平方千米有多大。
我們的一間教室面積大約是50平方米,想一想多少個這樣的教室和起來面積約是1公頃?(200個) 空曠的足球場的面積約7000平方米,140個足球場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千米。
④問:你知道平方米、公頃和平方千米之間的關系嗎?(引導學生推算。)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
4、教師總結:(2分鐘)
這節課學習了測量土地面積時常常用到更大的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
還學習了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這些知[內容來于Y-Y_課-件_園 ]識要牢記在心,才能正確運用。
(四)、鞏固練習:(8分鐘)
1、課本85頁第1、2題
2、填空:
4公頃=()平方米20000平方米=()公頃
5平方千米=()公頃80公頃=()平方米
3平方米=()平方分米900平方米=()公頃
(五)、課堂檢測:(7分鐘)
1、填空:
8平方千米=()公頃6公頃=()平方米
40000平方米=()公頃100公頃=()平方千米
700公頃=()平方千米
北京世界公園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微縮景觀公園,面積約47()。
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 )平方米,也就是( )公頃。
面積是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它的邊長是()米。
2、在○填上“>”、“ <”或“=” 。
3公頃○3000平方米
500公頃○5平方千米
70000平方米○7平方千米
6公頃○600平方米
3、某農場有一塊長方形的水稻田,長是800米,寬是400米。這快水稻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頃?
板書設計:
公頃、平方千米
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公頃。
邊長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
六、教學建議: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2、鼓勵學生自主探究,主動獲取知識。
3、強化概念的比較辨析。
4、加強直觀教學,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
5、重視估測能力的培養。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