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怎樣變成“差生”的?
來源:奧數網 2016-12-23 17:14:47

世上本沒有“差生”,教育失誤太多了,慢慢才有了越來越多的“差生”。的確,從孩子呱呱墜地到上學之前,個個稚氣純真,活潑可愛,聰明伶俐,是家長的掌上明珠,寶貝疙瘩,家長對孩子的未來充滿了無限的愿景。
這么一個個可愛的孩子是怎樣變成“差生”的呢?
第一步
老師的唯分數論,給班級成績排在后面的學生貼上了“差生”標簽。
孩子入學之初,對校園充滿了好奇,對老師充滿了崇敬,對讀書充滿了期待,對未來充滿了向往。
可是,孩子入學一段時間后,有的孩子因為上課好動,經常遭到老師的責罰,如果學習成績一般甚至偏差的話,慢慢就成了老師心目中的“差生”。有的孩子因為貪玩,經常寫不完作業,因為寫不完作業,考試成績就可能排在班里后邊,因為成績較差,經常被老師在課堂上訓斥,因為經常被老師訓斥,自然而然就成了老師心目中“差生”。
一紙試卷成了學生的判決書,“孺子不可教也”,便貼上了“差生”的標簽。學生一生發展的災難便由此開始了。
第二步
家長的面子,也是因為孩子成績不佳,自己又教育無方,把孩子推到了“差生”的邊緣。
由于孩子分數差,家長一次次受到老師的約見或訓話,孩子在家長眼里慢慢沒了原先的可愛,沒了原先的聰明,沒了原先的憧憬。
當家長會上班主任念成績搞分析時,成績差的家長更是覺著睜不開眼睛、抬不起頭來,面子、自尊遭到極大傷害,回到家,對孩子一次次訓斥、一次次責罵、甚至一次次的拳腳相加。一而再、再而三,原先聰明的孩子漸漸變成了笨蛋,原先可愛的孩子漸漸變得可憎甚至可惡了,挫敗感、失望甚至絕望縈繞在心頭,因此,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失去了定力、失去了耐心、甚至失去了理性。
第三步
社會上,孩子在網吧里找到了成就感,歌舞廳有發泄感,社會閑散人員那里有“志同道合”者,這些孩子在這里找到了“差生”的歸宿。
在網吧里,有的孩子成了網絡游戲高手,“興趣”仿佛又回到了從前。
在歌舞廳,優美的歌喉得以展現、優美的舞姿得以蹁躚,在掌聲、吶喊助威聲中,“激情”仿佛又被點燃。
在哥們那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個個講義氣敢擔當,仿佛找到了做人的自信和尊嚴。
老師的負面的評價,家長的無力相助,社會的萬象包容,聰明可愛的寶貝疙瘩,就在學校與家庭的兩點一線空白地帶,走進了無所不有的大社會,三大教育的失誤,徹底完成了一個“差生”的歷程。
好的教育是一個好的生態系統,學生是種子,家庭是土壤,教師是園丁,社會是環境;種子飽滿,土壤肥沃,園丁辛勤,環境適宜,才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力保障。生態鏈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遭到嚴重破壞,都可能造成學生的畸形發展。因此,“家校共育”非常重要,必須大力推進。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