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文化:回歸年、朔望月和二十四節氣
來源:奧數網 2016-10-14 11:02:50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太陽一年里在恒星間或天球劃過的軌道稱為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
春分和秋分晝夜平分,夏至晝最長(北半球,下同),冬至晝最短,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是古人最初確立的氣。其后加入的是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至于其他的節氣,便以該段季節常見的天氣現象或農業活動而命名,這些節氣某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中原地區的氣候。由于24節氣是根據中國的氣候制定的,所以在國外的影響范圍只限于同屬東亞季風氣候的日本、朝鮮及韓國。中國正統二十四節氣以河南為本。
農歷規定每一個月必定要有一個中氣,沒有中氣的月份,便成為前一個月的閏月。原來19個回歸年共有228個中氣和235個朔望月,即是有7個月沒有中氣,這些沒有中氣的月便正好成為閏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點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