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小學生是如何培養閱讀習慣?
來源:奧數網 2016-06-07 11:41:22

孩子們從小在學校的引導下日讀一卷,長大后才會自發地持續閱讀。美國小學通過布置綜合性、實用性、人文性兼備的作業,開展扎實活潑的閱讀節活動,結合學校、家庭、學生以及校外資源的力量,共同引導學生從小培養優秀的文化品格。
1、學校圖書館與小學生圖書證
美國小學生入學時獲得的一件裝備和大學生是相同的-張印有自己姓名和學號的學校圖書證。美國小學一般規定,小學生每周一自己去學校圖書館,登記借書,帶回家閱讀,每周五歸還。一年級小學生每周可借一本書,每升高一個年級,最大借書量就增加一本。
學校圖書館的閱讀資源質優量足,藏書的知識性、趣味性俱佳,數量為在校學生人數的十倍左右,不同難度的書比例適當,每年更新部分藏書。其中,分級讀物備有多冊。小學圖書館有一位專職圖書管理員,另外偶有志愿者協助借還書以及為各年級學生閱讀故事、推薦書籍等。
學校還充分使用圖書館資源,鼓勵學生將閱讀作為精神休閑的方式。中午用餐后的休息時間,學生除在操場上活動,也可以自由出入全天開放的學校圖書館,閱讀紙質書籍,或使用電腦閱讀電子兒童讀物。
此外,小學生們每周按班級去校圖書館聽圖書管理員和志愿者閱讀。閱讀者根據該年齡段學生的興趣與理解能力進行書籍選擇,學生們大多非常享受這一過程,積極地參與互動。
2、閱讀是小學課堂的主流教學活動
閱讀,是美國小學課堂上的主流教學活動。美國小學低年級語文課(英語課)的主要內容就是閱讀,沒有統一教材,學校和老師有權根據所在各州的課程標準,自行選擇教材供學生閱讀,并作為學習單詞、語法、寫作的部分教育資源。
此外,美國小學每天都有大約20分鐘的閱讀時間。每班給每個學生配備一個放書的收納盒,里面放著老師根據每位學生的需要提供的約十本讀物,每月更新一次,供學生自由取閱。
一年級主要由老師繪聲繪色地為學生們閱讀,與其互動;二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閱讀能力,老師挑選趣味性強、便于表演的繪本,鼓勵孩子們閱讀和表演;中高年級則基本由學生自主閱讀。閱讀時間是神圣的,不會被挪為他用。
美國小學通過布置每天的閱讀作業,引導孩子們的課后閱讀。從小學一年級第一學期就有必須完成的閱讀作業,二年級學生每天必須完成15分鐘以上的閱讀作業,每日閱讀時間隨年級增加。
從小開始養成的習慣最為根深蒂固。如果從幼年、少年開始,閱讀就融入每天的生活,便能促使閱讀成為兒童精神生活的一種日常需要,促使閱讀、思考成為第二天性,為孩子奠定堅實的良好文化品格基礎。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