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新語文:真要養個孩子去套狼?
來源:奧數網 2016-03-30 17:50:07

生活中,處處都是語文。新的中高考改革方案,也在告訴我們,一定要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應用語文。東學堂語文的教學理念“新語文”,正是要幫助大家在生活中發現語文,對習以為常的現象多關注一些、多想一些,產生全新境界的理解和認識。為此,我們也特別開辟了“學點兒新語文”欄目,每期邀請不同的老師來發現生活中的知識點,引導我們懂得學以致用,幫助更多的學員和家長朋友們,回到生活中,“學點兒新語文”。
【真要養個孩子去套狼?】
有一回跟朋友吃飯,席間一位事業單位的朋友向我們大吐苦水。說現在這份工作工資不高,各種福利也被取消殆盡。想要離職謀求更高的發展,但是又舍不得目前的這個鐵飯碗。聽他說了這個情況之后,大伙兒就開始勸慰他。有勸他留下的,也有勸他離開的。期間有位朋友勸道,俗話說“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要想取得事業的成功,達到目的,就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
“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這話一出,就引來了大家的激烈討論,反而把那位朋友離職的事兒給拋到一邊了。大家想不明白的是,古人說話做事怎么這么矛盾!這邊說著“虎毒不食子”,另一邊卻為了套狼而把孩子舍棄。拿著自己的孩子當誘餌去套狼,這該是怎樣的父母呀。聽到這兒,作為語文老師的我也就有必要來為朋友們解釋一下了。
首先,天底下不會有父母舍得孩子去套狼,他們都是愛孩子的。“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這個俗語的本來面目是“舍不得鞋子套不著狼”,說的是要想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費鞋。這是因為狼生性狡猾,且體格強壯,能奔善跑,一旦被獵人發現,它不是東躲西藏,就是逃之夭夭。獵人若想逮住它,往往要翻山越嶺、跑許多山路;而爬山路是非常費鞋子的一件事情,再加上古人腳上穿的多是草鞋、布鞋,很不耐磨。所以,在古時候,人們往往要在磨破一兩雙鞋子之后才有可能捕捉到狼,如果舍不得費這一兩雙鞋子就很難捕到狼。所以說,要套住狼就必須舍得鞋子。
那為什么“鞋子”會變成“孩子”呢?這還得從深奧的語音演變說起。“鞋子”的“鞋”字,它的聲母是“X”。現代漢語中,“X”聲母屬于舌面音(j、q、x),而舌面音是由古音中的牙音(g、k、h)和齒音(z、c、s)演變而來。也就是說現在的聲母“X”在古音中有部分是讀作“h”的,因此(haizi)其實是“鞋子”而不是“孩子”。那為什么這樣的古音會在這個俗語中還留著而沒有演變呢?這主要跟中國的博大精深的方言有關,在南方的部分省市,如湖南、江西等地的方言中還保留了很多古音讀法。這些個地方方言目前依然是把“鞋子”讀成(haizi),普通話受此影響也保留了部分古音。
像這樣的現象在現代漢語中還有不少,比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一個人怎么可能嫁給雞或是狗。這個詞語的本來面目是“嫁乞隨乞,嫁叟隨叟。”意思是嫁給乞丐也好、嫁給老頭也好,都要跟隨著。當然,這是古代婚姻中對婦女的一大束縛了。因為古音中“乞”與“雞”,“叟”與“狗”是諧音的,所以產生這樣的誤讀。再比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皮匠跟諸葛亮有什么關系呢,說“三個臭皮匠,臭死諸葛亮。”還差不多。原來,這里的“皮匠”是“裨將”的誤讀。裨將,指的是副將,相對主將而言,相當于現在說的副指揮、參謀一級指揮人員。三個副將通過討論而形成的計劃,趕得上一個諸葛亮那就說得通了。
語音的演變是非常復雜的,現代漢語的讀音涉及到古音的保留、同近音的誤讀、方言音的吸收等因素,所以在讀音方面是有很多學問的。不過大家也不用擔心,只要我們學好拼音,以不變應萬變,立足根本,那就不會在眾人面前鬧笑話了。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