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小升初銜接人教版初一語文:8.人生寓言(2)
來源:寧波奧數網整理 2012-06-25 17:50:40

【教材內容的分析】
《人生寓言》是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內容。《人生寓言》選了兩則,《白兔和月亮》中,白兔擁有了月亮反而起了無窮的得失之患,說的是好事也可以變成壞事;而《落難的王子》說的則是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多愁善感的王子因落難而變得堅強起來。《人生寓言》比較儲蓄,要注意準確地概括寓意。
【教學目標】
1、反復練習朗讀,在朗讀中加深理解。
2、通過探究課文,培養學生的表述能力。
3、培養學生能正確面對人生的得失與厄運的思想。
【教學重點】
反復練習朗讀,在朗讀中加深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擁有財富是好事,卻可能失去人生的許多樂趣;遭遇厄運是壞事,卻可以鍛煉人的意志,怎樣機對財富和不幸?這始終是人生的兩大難題,用心體會下面兩則寓言的寓意(板書文題作者)
二、簡介寓言,作者
教師分發文字資料,資料內容如下:
1、周國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78年入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系,先后獲哲學碩士、博士學位;1981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著作有《人與永恒》《尼采下形而上學》《今天我活著》等散文,長于文學和形式談哲學,諸如生命的意義,死亡,性與愛,自我,靈魂與超越等,虔誠探索現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視觀照心靈的歷程與磨難,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淺出,平易之中見理趣。
2、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它以散文或韻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結構大多短小,主人公多為動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題多是懲惡揚善,多充滿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民間傳說。西方文學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臘的《伊索寓言》等,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莊子》《韓非子》等著作中。本文兩則寓言均是談論人生哲理的寓言。
三、通讀感知
《白兔與月亮》,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播放示范朗讀帶,學生聽讀,教師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多媒體顯示,給下列詞語注音,釋義:
皎潔慷慨厄運嬉戲稟告無憂無慮心曠神怡舉世無雙多愁善感
2、探究質疑:白兔在擁有月亮前后賞月心理有什么不同?(以小組為單位討論)
討論并歸納:擁有月亮以前:白兔獨具審美的慧心,她愛大自然的美,尤愛皎潔的月色。無慮的嬉戲,心曠神怡地賞月,月的陰晴圓缺無不各具風韻。擁有月亮以后:閑適心情一掃而光,牢牢盯著月亮,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搶劫。月亮的陰晴圓缺不再各有風韻了,反倒險象迭生。
3、探究質疑:為什么會有這兩種不同的心理?
討論并歸納:因為白兔在擁有月亮之前,對月亮抱著發現美,欣賞美的審美態度,所以她的心情是閑適的;在擁有月亮之后,在她的眼里,月亮不在是大自然的美景,而是她的私有財產,她必須占有她,不讓她的財產遭到侵犯和損害,對月亮抱著功利的態度 ,所以她勾起了無窮的得失之患。
4、探究質疑:白兔為什么請求諸神之王撤銷了那個慷慨的決定?
討論并歸納:因為白兔從她前后不同的情感體驗中悟出一個道理,擁有巨大的財富不一定是好事。反而使她生出無窮的得失之患,令她緊張不安,失去了生活的樂趣,所以她請求諸神之王撤銷了那個慷慨的決定,放棄對月亮的所有權。
5、探究質疑:文中提到“人類”含有什么意味?
討論并歸納 :我們的主人公白兔慧心未泯,悟到擁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棄了所有權,而人類則相反,總以擁有就是幸福。無論如何也不愿放棄既得利益,貪得無厭。如一些貪官,接受了別人的賄賂,心驚膽戰,惶惶不可終日,最終被舉報,獲得判刑坐牢的下場?梢娺@話對人類有諷刺的意味。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