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小升初銜接人教版初一語文:5.童 趣(4)
來源:寧波奧數網整理 2012-06-25 15:51:44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1、能正確譯講并背誦3、4兩節;
2、體會作者在敘寫中表現的“物外之趣”。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
講述: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文言文《童趣》(板書),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小黑板出示)1、能正確譯講并背誦3、4兩節;
2、體會作者在敘寫中表現的“物外之趣”。
二、第一次先學后教(一讀課文,譯講課文3、4節)
1、講述:請同學們齊讀課文,要求:聲音洪亮整齊,節奏(停頓)明確,吐詞清晰。
2、出示自學指導:請同學們邊小聲讀課文3、4節,邊對照課下注釋或工具書練習翻譯。如有疑難,就向同學請教,或舉手問老師。5分鐘后比誰能正確譯講。
3、學生自學,老師巡視。
4、檢查自學效果
①過渡:能一講課文第3、4節的請舉手。
下面開始譯講,請看譯講方法(小黑板出示):
每人譯講一句。即先讀一句原文,再挨個解釋詞語,最后翻譯整句(人名、地名、時間不必解釋。)
②指名輪流譯講(找差生)。(如有錯誤,則叫他坐下,問:能講對的舉手。指名其他同學回答。如還不對,教師講解,并適當板書學生易錯的詞。如果后進生斷不好句,句子讀不通順,教師可叫好學生范讀或教師自己范讀。只有學生能準確斷句,才能理解意思。)
③學生可能易錯的地方:
為——項為之強——因為 之——時有物外之趣——的
而——拔山倒樹而來——表修飾 心之所向——取消句子獨立性,無意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表承接 觀之正濃——代指小蟲
其——必細察其紋理——代指“藐小之物” 項為之強——代指觀察蚊群的動作
使其沖煙飛鳴——代指蚊群 驅之別院——代指癩蛤蟆
常蹲其身——代詞,自己的
(每譯講完一節,要讓學生將它讀兩遍)
5、講述:同學們利用課下注釋,認真自學,在老師的指導下翻譯了課文的3、4兩節,都學得不錯。下面再給大家一分鐘時間,看看剛才譯講的課文有無疑問的字詞,然后提出來。
6、學生齊讀課文第3、4節。(如果時間來不及,就不用了。)
三、地二次先學后教(二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講述:下面,請大家對照自學指導,自學課文。
出示自學指導:請同學們速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比誰三分鐘后能回答的最好。
⑴課文具體寫了童年時代哪幾種物外之趣?物外之趣反映作者怎樣的童心童趣?
、瓢]蛤蟆比起人來確實微不足道,為什么童年時代的我會覺得它是龐然大物,拔山倒海而來呢?
2、學生讀課文,思考:教師巡視,了解學情。
3、講述:好了,時間到。能回答第一題的同學請舉手。
4、⑴若同學回答:觀蚊如鶴的樂趣,深有山林的樂趣,鞭打癩蛤蟆的樂趣。則說:很好。(答案不統一,言之有理即可,也可答反映作者懲罰強暴,同情弱小的純真童心和觀小為大、想象奇特的童趣。反映作者什么樣的童心童趣?答案有下面幾點:
A我有觀察事物的好眼力,童年時代的我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
B我愛好觀察,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
C能用兒童的眼光和心理來觀察事物。
D善于想象和聯想。(生的回答可能不太全免,師注意適時引導)
5、講述:關于第一題,大家回答得很好。下面能回答第二題的同學請舉手。
6、若學生回答:“龐然大物”、“拔山倒樹”形容癩蛤蟆撲過來的氣勢猛喝力量大,繪聲繪色,活靈活現,雖然在成人看來有違事理,但以兒童的眼光看卻是自然、貼切,反映了作者以小視大的童趣。則說:嗯,回答很好。
教師小結:作者之所以會產生這些物外之趣,主要是因為他平時善于觀察。觀察越細致,聯想就越豐富,想象就越奇特。同學們平時也要勤于觀察,那么我們平時寫作時便有事可寫、有感而發。
四、地三次先學后教(背誦課文第3、4節)
1、請大家根據背誦提示練習背誦3、4節,讀一點,背一點,背不出來的,再看看書,可以自己背,相互背。5分鐘后比誰能正確背誦。(出示背誦提示)
2、學生自背,發現不熟的地方,反復背,準備抽背。5分鐘后,問:會背的同學請舉手。
3、全班齊背。
4、同桌互背。
5、指名背。
五、當堂訓練
請大家做課后第二題,三分鐘后搶答。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