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數(shù)學:應用題綜合訓練(二十四)
來源:杭州奧數(shù)網 2012-02-20 16:26:15

231. 在一個邊長17米的正方形ABCD的A點,有紅、藍兩個甲蟲.9:00同時沿著邊以相同的速度爬行.紅甲蟲由A----B-----C----D;藍甲蟲由A---D---C.9:30紅甲蟲爬到AB間距離A點10米的E點后繼續(xù)向前爬去,10:15到BC間的F點,再經C向前爬去.藍甲蟲爬到AD間距離D點5米的G點休息了一會兒再往前爬去.當兩個甲蟲在CD上的H點相遇時,湊巧四邊形EFHG的面積是正方形面積的一半.求藍甲蟲在G點休息了多長的時間?
232. 有15位同學,每位同學都有一個編號,依次是1至15號.1號的同學寫了一個五位數(shù),2號的同學說:"這個數(shù)能被2整除",3號的同學說:"這個數(shù)能被3整除";4號的同學說:"這個數(shù)能被4整除";……15號的同學說:"這個數(shù)能被15整除".1號的同學一一作了驗算,只有編號連續(xù)的兩位同學說的不對,其他同學都說得對.(1)說得不對的兩位同學的編號個是多少?(2)這個五位數(shù)最小是多少?
很容易知道2、3、4、5、6、7沒有說錯。10、12、14、15也沒有說錯。
因此錯了的就是8和9。
因此這個五位數(shù)最小是11×13×14×15×2=60060
233. 甲、乙兩人從周長為1600米的正方形水池ABCD相對的兩個頂點A,C同時出發(fā)繞水池的邊沿A---B---C---D----A的方向行走.甲的速度是每分鐘50米,乙的速度是每分鐘46米則甲、乙第一次在同一邊上行走,是發(fā)生在出發(fā)后的第多少分鐘?第一次在同一邊上行走了多少分鐘?
要使兩人在同一邊行走,甲乙相距必須小于一條邊,并且甲要邁過頂點。甲追乙1600÷4=400米,至少需要400÷(50-46)=100分鐘,此時甲行了50×100=5000米,5000÷400=12條邊……200米。因此還要行200÷50=4分鐘,即出發(fā)后100+4=104分鐘兩人第一次在同一邊上行走。
此時甲乙相距400×2-104×(50-46)=384米,乙行完這條邊還有16米,因此第一次在同一邊上走了16÷46=8/23分鐘。
234. 某公共汽車線路上共有15個站(包括起點和終點站).在每個站上車的人中,恰好在以后各站分別下去一個.要使行駛過程中每位乘客均有座位,車上至少備有多少個座位供乘客使用?
第一站有14×1=14人,第二站有13×2=26人,
第三站有12×3=36人,第四站有11×4=44人,
第五站有10×5=50人,第六站有9×6=54人,
第七站有8×7=56人,第八站有7×8=56人,
第九站有6×9=54人,第10站有5×10=50人,
……
所以應該準備56個座位。
235. 一船逆水而上,船上某人于大橋下面將水壺遺失被水沖走,當船回頭時,時間已過20分鐘.后來在大橋下游距離大橋2千米處追到了水壺.那么該河流速是每小時多少千米?
船回頭時,水壺和船之間的距離相當于,船逆水20分鐘+水壺行20分鐘(水流20分鐘)=船靜水20分鐘的路程。
追及時,船追及水壺的速度差相當于,船順水速度-水壺的速度(水流速度)=船靜水速度
因此追上水壺的時間是20分鐘。即水壺20×2=40分鐘,被沖走了2千米。
因此水流的速度是每小時2÷40/60=3千米
236. 從公路上的材料工地運送電線竿到500米以外的公路一方埋栽,每隔50米在路邊栽一根.又知每次最多只能運3根,要完成運栽20根電線竿,并返回材料工地,問如何合理安排,運輸卡車的總行程最小?最小是多少?
總共需要送20÷3≈7個往返。先送遠的,每次3根,就要少行路程。這個總行程計算如下:
按照19、16、13、10、7、4、1段50米的方法,往返10×7×2=140段。
所以共行500×14+50×140=14000米。
237. 王師傅要加工一批零件,若每小時多加工12個零件,則所用的時間比原計劃少1/9;若每小時少加工16個,則所用的時間比原來多3/5小時.這批零件有多少個?
工作時間少1/9,說明工作效率提高了1÷(1-1/9)-1=1/8,
說明原來計劃每小時加工12÷1/8=96個。
每小時如果少加工16個,工作效率就是原來的(96-16)÷96=5/6,
時間就要增加1÷5/6-1=1/5。
所以原計劃的工作時間是3/5÷1/5=3小時。
因此這批零件96×3=288個。
238. 甲、乙兩人各加工一定數(shù)量的零件.若甲每小時加工24個,乙每小時加工12個,那么乙完成任務后,甲還剩下22個零件;若甲每小時加工12個,乙每小時加工24個,那么乙完成任務后,甲還剩下130個零件.問甲、乙各共要加工多少個零件?
如果后來也按照原來的比例來做,甲每小時24×(24÷12)=48個,乙24個來做,那么最后甲還是剩下22個零件。
現(xiàn)在多剩下130-22=108個零件,是因為每小時少加工48-12=36個引起的,所以后來加工了108÷36=3小時。
因此甲要加工12×3+130=166個,乙要加工24×3=72個。
239. 甲、乙兩個修路隊,共同修3600米長的一條鐵路.當甲完成所分任務的3/4,乙完成所分任務的4/5又40米時,還剩下780米的任務沒完成.甲、乙兩隊各分了多少米的任務?
如果兩隊都完成了3/4,那么就還剩下3600×(1-3/4)=900米
說明乙的4/5-3/4=1/20是900-780-40=80米。
因此乙隊的任務是80÷1/20=1600米,甲隊的任務是3600-1600=2000米。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