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劃船比賽前討論了兩個比賽方案。第一個方案是在比賽中分別以2.5米/秒和3.5米/秒的速度各劃行賽程的一半;第二個方案是在比賽中分別以2.5米/秒和3.5米/秒的速度各劃行比賽時間的一半。這兩個方案哪個好?
分析與解:路程一定時,速度越快,所用時間越短。在這兩個方案中,速度不是固定的,因此不好直接比較。在第二個方案中,因為兩種速度劃行的時間相同,所以以3.5米/秒的速度劃行的路程比以2.5米/秒的速度劃行的路程長。用單線表示以2.5米/秒的速度劃行的路程,用雙線表示以3.5米/秒的速度劃行的路程,可畫出下圖所示的兩個方案的比較圖。其中,甲段+乙段=丙段。
在甲、丙兩段中,兩個方案所用時間相同;在乙段,因為路程相同,且第二種方案比第一種方案速度快,所以第二種方案比第一種方案所用時間短。
綜上所述,在兩種方案中,第二種方案所用時間比第一種方案少,即第二種方案好。
14、小明去爬山,上山時每小時行2.5千米,下山時每小時行4千米,往返共用3.9時。問:小明往返一趟共行了多少千米?
分析與解:因為上山和下山的路程相同,所以若能求出上山走1千米和下山走1千米一共需要的時間,則可以求出上山及下山的總路程。
因為上山、下山各走1千米共需
所以上山、下山的總路程為
在行程問題中,還有一個平均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總路程÷總時間。
例如,題中上山與下山的平均速度是
15、一只螞蟻沿等邊三角形的三條邊爬行,如果它在三條邊上每分鐘分別爬行50,20,40厘米,那么螞蟻爬行一周平均每分鐘爬行多少厘米?
解:設等邊三角形的邊長為l厘米,則螞蟻爬行一周需要的時間為
螞蟻爬行一周平均每分鐘爬行
16、小燕上學時騎車,回家時步行,路上共用50分鐘。若往返都步行,則全程需要70分鐘。求往返都騎車需要多少時間。
17、某人要到60千米外的農場去,開始他以5千米/時的速度步行,后來有輛速度為18千米/時的拖拉機把他送到了農場,總共用了5.5時。問:他步行了多遠?
18、已知鐵路橋長1000米,一列火車從橋上通過,測得火車從開始上橋到完全下橋共用120秒,整列火車完全在橋上的時間為80秒。求火車的速度和長度。
19、小紅上山時每走30分鐘休息10分鐘,下山時每走30分鐘休息5分鐘。已知小紅下山的速度是上山速度的1.5倍,如果上山用了3時50分,那么下山用了多少時間?
20、汽車以72千米/時的速度從甲地到乙地,到達后立即以48千米/時的速度返回甲地。求該車的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