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史話--歷城六中校本課程方案
來源:網絡整理 2011-03-28 10:01:51

一、課程開發設置的背景及依據
1、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要求:“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因此,學校將擁有一定程度的課程自主權,由單純課程執行者轉變為一定意義上的課程創造者和一定范圍內的課程管理者,校本課程也將成為學校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去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也明確指出,要在中小學生中加強古今中外特別是民族英雄教育,學習他們在民族解放與復興過程中體現出的崇高民族氣節,以他們為學習的榜樣,學習英雄們的智慧、精神、品質,更能使思想教育工作有很強的真實性和針對性。這些文件為我們開發和實施《英雄史話》校本課程提供了政策依據和明確的指導思想。
2、在以往的學校德育中,對學生進行英雄教育、榜樣教育形式單一力度不夠。我們在實際教育過程中,加大了對學生常規德育的力度,在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和優秀道德品質的培養上下了很大功夫,但對學生的成長成才教育、潛力教育等沒有充分的重視起來。充分利用古今中外特別是本地本校教育資源,加大對學生進行英雄教育、榜樣教育恰好能彌補這方面的缺失,更好的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和發展。
3、中學生成長過程中,對英模人物崇拜、關注,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對英模人物人格、事跡模仿學習有內在需求,家長也同樣希望學生能有學習的目標和榜樣。我們對學生的需求、興趣進行調查,又通過隨訪家長、座談會和發放問卷調查等形式了解到,學生對一些少年英雄、戰斗英雄、勞模人物等比較感興趣,而家長也非常支持學生接受這方面的教育,他們認為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缺乏斗志,缺乏拼搏向上的精神,缺少學習的榜樣,講授英雄人物事跡則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生活熱情,增強學生意志力,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
4、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將成為我們弘揚學校文化,發展學校特色的新契機。多年來,我校堅持“一流教育服務,創一流教育品質,育一流創新人才”的辦學理念,以“以人為本,依法治校,科研興校,和諧發展”為辦學思路,創辦“外語加藝術”的特色學校,爭取讓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為實現我校提出的對學生的具體培養目標,切實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社會交際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辦事,學會生活,為學生成長成才奠定堅實基礎,更加凸顯我校的學校文化、學校特色和辦學特點,使學校辦學水平更上新臺階,《英雄史話》校本課程的開發就顯得非常及時和重要。
二、課程設置的目標、要求
1、讓學生了解部分英雄人物事跡,理解其精神實質,掌握英雄人物的可學之處,內化為自身行動。通過系統的學習,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感染,自覺地學習英雄的精神和英雄的品質。
2、讓學生熟知1—2個英雄人物生平事跡,能較完整地講述1—2名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跡,并確立自己學習的榜樣人物,樹立心中的英雄,使學生學有目標。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學習的人和事比較熟悉時,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才會自覺地學習它、研究它,并且能持之以恒地學習下去,也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這不僅增長學生知識,提升學生人文素養,而且使學生在學習實踐中學有目標,趕有榜樣,由此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奮斗方向。
3、通過學習英雄人物,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讓英雄人物的人格魅力、動人事跡激勵學生、教育學生。《英雄史話》校本課程體現“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課程改革方針,以社會發展需求為向導,以學生興趣為中心,以國內外著名英雄人物和成功勵志的經典文獻為參考,立足發掘學生潛能,激發成功思想,從實際出發真正培養學生各種能力,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4、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英雄觀教育。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和英雄精神,英雄與當今娛樂圈里所謂的“名人”“明星”的異同,要結合時代要求和時代精神,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使學生對英雄要有理性認識,克服盲目從眾心理。
5、校本課程的開發,利于學校課程實施的多樣化、特色化,不斷豐富學校的教學資源和辦學內涵,提高教師的科研改革能力。學校也進一步凸顯審美育人的辦學特色,從而全面推動學校的各項工作,使學校實現跨越式發展。
三、教學內容及分類
1、分類
按照英雄人物產生的時代、國家、民族、事跡、年齡分為以下幾類:
⑴按產生的時代分為:古代英雄、近代英雄、現當代英模等;
⑵按產生的國家分為:中國英雄人物、外國英雄人物等;
⑶按民族的不同分為:漢族英雄、少數民族英雄等;
⑷按事跡的不同分為:戰斗英雄、意志英雄、道德英雄、精神英雄、科技英雄、航天英雄等;
⑸按年齡的不同分為:少年英雄、青年英雄等。
2、內容:
⑴英雄人物的生平;
⑵英雄人物的事跡與貢獻;
⑶英雄人物的精神及品質;
⑷英雄人物、英雄事跡、英雄精神的時代意義;
⑸教師及學生對英雄的認識。
四、教學實施
1、廣納“名師”,廣博教學資源,發揮學生自主性,確保課程實施質量及教學效果。
根據本校本課程的特點,語文教師、歷史教師、思想品德教師應成為師資的重點,特別是一些有教學經驗的教學骨干、教學能手。除利用好本校師資外,還要廣納“名師”,根據教材的需要、學生的意愿,從社會各行各業中聘請先模人物來現身說法,增強教學效果。世界及我國光輝燦爛的文化,涌現出的眾多英雄人物是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還應利用網絡等媒體豐富和完善教學內容,并采用形式各樣的教學方式和手段,發揮學生自主性,將審美與育人的功能落到實處。同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師指導下,放手讓學生進行英模事跡的搜集、整理,使教學內容更有針對性,更貼進學生實際。
2、分階段分層次進行教學
⑴課時安排:初中三年共計安排160課時
初一階段:每周1.5課時,共計60課時;
初二階段:每周1.5課時,共計60課時;
初三階段:每周1課時,共計40課時。
⑵教學內容安排:
初一階段:側重對學生進行少年英雄、戰斗英雄及濟南地區歷代英雄人物系列的學習教育;
初二階段:側重對我國歷代各民族英雄人物的成長成才軌跡的學習教育;
初三階段:主要對學生進行國外英雄人物的學習教育及成功勵志的啟發教育。
⑶每學年進行一次課程成果匯編成冊、印發。
五、教學形式
1、學習英雄人物事跡:具體有教師講授、學生講故事、舉行英雄人物故事會等形式;
2、觀看英雄人物影視作品;
3、參觀英雄人物故居、事跡展;
4、搜集英雄的趣聞軼事,走訪調查,編寫英雄人物故事集錦等;
5、舉辦英雄人物事跡論壇:如演講會、辯論會、征文等活動;
6、樹理想、立大志,爭當英雄人物實踐活動。
六、課程實施組織機構及措施保障
1、組織機構
⑴《英雄史話》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組長:崔京勇
執行組長:陶麗華
成員:吳延嶺、仇豫梅、沈培余、胡學榮、李莉莉
職責:負責課程實施的開發、規劃、指導、監督、評估等。
⑵《英雄史話》課程開發研究小組
組長:陶麗華
成員:吳延嶺、仇豫梅、沈培余、周同莉、胡學榮、李莉莉、趙德婷、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學生代表
職責:負責具體實施、研討、總結等工作。
⑶《英雄史話》課程教材編寫小組
組長:陶麗華
成員:吳延嶺、仇豫梅、沈培余、周同莉、胡學榮、李莉、趙德婷、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學生代表
職責:負責教材選擇,審定以及改編、整合、補充、拓展、新編等工作。
2、任課教師的安排:按照專兼職結合的原則安排
3、后勤保障:購置相關圖書資料、音像資料,聯系考察、參觀、學習、走訪的地點、人物,提供課程開發和實施的經費。
七、課程的評價及考核
1、對《英雄史話》課程的評價
每學期進行一次課程總結評價,邀請專家、教師、學生代表進行可行性評估。每學期調整完善一次方案。
2、對學生的考核
采取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自評、他評、互評相結合的原則進行。制定詳細的考核方案,每學期進行一次考核。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