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恐龍化石到清明上河圖
來源:新聞晚報 文章作者:林杏子 2010-06-11 17:29:04

在中國國家館和省區市聯合館內,各版《清明上河圖》緩緩展開中國城市發展的歷史長卷,眾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文物珍品爭奇斗艷……因為世博會,才使這些被譽為“鎮館之寶”的珍貴展品匯集在一起,讓游客在一個展館內就仿佛游遍了五湖四海,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國國家館 兩版圖傳遞“城市智慧”
在中國館內,站在長128米、高6.5米,被投影和三維動畫技術復活的《清明上河圖》前,參觀者如同置身于北宋繁華的開封府中。而在該館的國寶區,還展示了一幅明代畫家仇英的《清明上河圖》,與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不同的是,這幅作品描繪的是明代中期江南城鄉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它由遼寧省博物館所藏,日前被借到中國館展出。
觀賞真跡不能“駐足”
仇英版《清明上河圖》被置于高約1.2米的特制展柜中,展柜上面有幾盞光線不很明亮的射燈,既方便游客在昏暗的展示內觀看畫卷,又不對畫卷造成損害。
與其他展品不同的是,《清明上河圖》展柜前,設置了一條長10米左右的傳輸帶,也就是說,參觀者只能站在傳輸帶上觀看此真跡,而不能駐足觀看。工作人員說:“這么做,一方面是擔心有參觀者拍照,閃光燈會對文物造成損害,另一方面也是擔心參觀者過多影響畫卷安全。 ”據介紹,該展區的溫度與濕度都處于24小時監控下,還有專業人員定期檢查畫卷狀況,以保證畫卷展示時不被損壞。
“仇英版”顯明代繁華
仇英《清明上河圖》的高度為0.3米,長度為9.87米,比宋本要長一倍,畫中人物超過兩千,結構大體按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的景物順序布局,描繪的是明代中期江南城鄉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畫卷中有蘇州郊外的青山綠水,有牛背上悠閑的牧童,也有村頭熱鬧的社戲,種種風情躍然紙上。
與呈現開封府風土人情的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相比,仇英版《清明上河圖》中的房屋建筑更為宏大,崇樓臺閣、深宅大院,連商鋪的門面也頗為寬敞,畫中裱畫店、銀樓、香樓、古玩瓷器店等,正是明代新興的行業,加之歌舞彈唱、騎射練武等場面,一幅明代中期城鄉的風俗畫躍然紙上。
武警哨兵24小時值守
據了解,兩名武警哨兵在仇英版《清明上河圖》真跡兩側24小時值守,至今已有大半個月。
帶隊干部熊加峰說,哨位一端連接著古代名畫真跡,另一端連接著現代高科技視覺盛宴,仿佛跨越了時空一般。
看了動漫長卷,游客有時會圍著守護真跡的哨兵問個不停。經過專門歷史知識培訓的戰士不會讓游客失望,對游客提出的各種問題都能一一解答。
宋代開封是現代城市雛形
泱泱中華,珍寶無數。為何會選《清明上河圖》做中國館的鎮館之寶?河南大學宋史研究所所長、中國館《清明上河圖》項目終審專家程民生表示:談論中國城市發展史,必講宋代開封。1997年,美國的《生活》雜志列舉的 “1000年影響世界的100件大事”中,有7件發生在中國,其中宋代開封酒樓名列其中。這正是《清明上河圖》契合上海世博會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智慧點之一。
據介紹,宋代開封是古典城市向現代城市轉變的重要過渡形態。當時,因為印刷術、火藥等新科技的出現,商業空前繁榮,坊市界限不復存在,經商不再受時間、空間限制。《清明上河圖》中,人們看到的正是這一盛景。
其次,中國的城市中,只有開封被這樣好的一幅圖給描摹下來,并流傳后世。河南大學環境規劃學院秦奮教授表示,選擇《清明上河圖》的主要原因是開封在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代表了當時城市的最高水平,《清明上河圖》是一幅表現城市生活的歷史畫卷。
40件國寶大放異彩
除 《清明上河圖》外,館內“文明傳承”區域展示了從全國數十家文博單位借展的40件珍貴文物,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國家一級文物,分為金屬冶鑄、絲綢染織、造紙印刷等八個主題,采用幻影成像配合文物實物的方式展示,表現中國古代智慧在今天的傳承。中國館館長徐滬濱介紹說: “例如,在展示古代造紙印刷術的同時,我們展示了計算機時代的漢字輸入和傳播科技的創新,在展示古代羅盤的同時,展示了今天的北斗導航衛星等。”
徐滬濱還表示,中國館要感謝全國各地博物館和有關展覽館對本屆上海世博會的支持,他們紛紛把本館的很多珍寶甚至是“鎮館之寶”拿來展出,才使得中國館有了更多亮點,讓游客能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這些無價之寶。
河南館根雕《清明上河圖》
走出中國國家館,你也可以到河南館里看看巨型香樟木根雕的《清明上河圖》。據介紹,世博會開園至今,河南館一直是省市展區最熱門的展館之一,許多參觀者慕名而來,對河南館現代的設計風格及展出的文物贊嘆不已。
記者來到河南館,許多游客正與放置在展館中央前方的司母戊大方鼎合影,一位外國游客拿著放大鏡對著一側的甲骨文文物展品細細鑒賞。一位游客告訴記者,在世博會試運行期間,他的一位朋友參觀過河南館,并向他極力推薦,所以一大早他進入園區后就直奔河南館。
河南館以展現中華文明為主題,一走進河南館便能看到上千個白色“小人”組成的墻壁,之間穿插著不同年代的各種文物,以體現中國以人為本、和諧共生的傳統。此外,在河南館一層的寶藏廳內,還展示了河南館的鎮館之寶——香樟木根雕作品《清明上河圖》,這件根雕是由一棵1500年的香樟樹完整樹根雕刻而成,28米長,重3000多斤,雕刻了近800個人物。北京評估公司評估其價值為5.6億元。
這一作品的原木是一株生長在東南亞熱帶崇山峻嶺中的香樟古木,樹齡在2300年以上,樹高百米,樹干直徑4米,根徑20米,完全暴露風干近10年。后以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為版本,由福建35位藝術家和工匠歷時5年精雕細刻而成。作品長18米,高2.56米,寬2米,重12噸。它非常形象地再現了中國古代城市鼎盛繁榮的景象,而作為城市景象根雕,也有呼應“城市之源”的意味。
位于河南館地下層的珍寶室也是人頭攢動,參觀者嘖嘖稱奇的聲音不絕于耳,手機、照相機、攝像機,長槍短炮齊上陣,閃光燈亮個不停。據悉,河南館展示的珍品文物很多都是真品。“真品展示,安保壓力比較大。”河南館常務副館長表示,但如果展示贗品,震撼力將大打折扣。據悉,館方從安保方面考慮,原準備用高仿真展品參展,但最終他們選取文物真品參展,讓參觀者大飽眼福。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