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試題庫 > 期末試題 > 語文期末試題 > 六年級語文期末下冊 > 正文
2010-05-21 14:53:24
“沒”是否定副詞,在句中作狀語,限制動詞、形容詞等。用法很多,主要用于否定領有存在和動作行為的發生、完成以及性狀轉變的發生或完成等。使用“沒”的主要場合大致有以下幾種:
A.用在“有”前面否定領有或存在
①我沒有錄象機。
②他在本地沒有什么親人。
、圻@一帶過去沒有人住。
④沒有水和陽光,植物就不能生長。
B.用在動詞前面否定動作行為的發生或完成
①上午沒刮風。
、诮憬銢]去過青島。
③你沒見過這么大的西瓜吧?
、芾罱軟]買上音樂會的票。
⑤他怎么還沒起床?
C.用在一部分形容詞前面否定性狀轉變的發生或完成
、倌愕牟]好,還不能到戶外活動。
、谔煸絹碓介L了,八點鐘還沒黑呢。
、勰强脴渖系墓記]熟,吃起來酸得很。
“沒”和“不”同屬于漢語中最常用的副詞。兩者都表示否定,但在用法上卻有很大的不同。許多外國語中只有與環”相當的否定詞(如英語的not,俄語的He等),而缺少與“沒”相當的否定詞。因而“沒”的正確使用就成為外國人學漢語的一大難點。他們所犯的錯誤,比較典型的有以下幾類:
(一)設用“沒”來否定主觀意愿
誤(1)他沒愛打乒乓球,只愛打籃球。
誤(2)我只喜歡聽音樂,對小說沒感興趣。
否定副詞“沒”和“不’”用法的區別之一是:“沒”(或“沒有幻多用來進行客觀敘述,如“昨天她沒去舞廳”;“不”則多用來表達主觀意愿,如“她向來不去舞廳”。誤(1)中有“愛”,誤(2)中有“喜歡”、“感(興趣)”這些都是表示主觀意愿的,因而不能用“沒”來否定。“愛”和“感”前面的“沒”都應改為“不”:
他不愛打乒乓球,只愛踢足球。
我只喜歡聽音樂,對小說不感興趣。
在漢語中,我們可以說“感興趣”,也可以說“有興趣”。前者的“感”是表示主觀感覺的動詞,要用“不”來否定;而后者的“有”是表示存在或領有的動詞,要用“沒”來否定。“不感興趣”和“沒有興趣”意思相同,因此誤(2)還可以有一種改法,即保留“沒”而將動詞“感”改為“有”:
我只喜歡聽音樂,對小說沒有興趣。
(二)誤用“沒”來否定經常性、習慣性的動作或狀況
誤(3)因為學校旁邊的E商銀行沒換外幣,所以我要去中國銀行。
誤(4)每年五月,學校有幾天開運動會,沒上課。
在實際生活中,常常要表達某些經常性或習慣性的動作或狀況。表達這類內容的句子有肯定的,如“老李用煙斗抽煙”,“周成住在朝陽區”;也有否定的,如“老李不用煙斗抽煙”,“周成不住在朝陽區”。從前面這兩個否定句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漢語里,否定經常性、習慣性的動作狀況的否定副詞必須用“不”,不能用“沒”。而誤(3)和誤(4)的錯誤恰好是在這類情況下用了“沒”來進行否定。兌換外幣不屬于工商銀行的業務范圍,每年學校開運動會期間停課,這都是經常性的、確定不變的情況。這些內容用“沒”加以否定,顯然不妥。應當把“換外幣”和“上課”前面的“沒”一律改為“不”。
因為學校旁邊的工商銀行不換外幣,所以我要去中國銀行。
每年五月,學校有幾天開運動會,不上課。
(三)誤用“沒”來否定表示主語和賓語關系的動詞
誤(5)那個經濟系的學生沒叫張莉,她叫張莉華。
漢語中有部分動詞專門用于聯系主語和賓語以表示兩者之間存在的關系。常見的如“是”、“姓”、“叫”、“像”、“叫做”、“當作”、“等于”等等。對這類動詞進行否定,否定副詞一般用“不”而不用“沒”。如“那是雜志,不是書”;“我不姓牛,姓劉”;“這孩子長得一點也不像她媽媽”。誤( 5)中有動詞“叫”,屬于表示主語和賓語關系的動詞。因此不能在它前邊用“沒”作否定詞,應當將“沒”改為“不”:
那個經濟系的學生不叫張莉,她叫張莉華。
(四)誤用“沒”來否定行為動作本身
誤(6)我沒知道郵局在哪兒,你能告訴我嗎?
副詞“不”和“沒”都表示否定,但它們在限制動詞時所表示的意義并不相同:“不”否定的是行為動作本身,如“我不咳嗽了”;“沒”所否定的則是行為動作的完成或過去的經歷,如“小馬還沒編好那個程序”,“他原先沒上過大學”。誤(6)所表達的是“我”不清楚郵局在什么地方,所否定的很顯然是“知道”這一行為本身。既不屬于行為動作的完成,也不屬于過去的經歷。因此不能用“沒”而應用“不”來加以否定,即改為:
我不知道郵局在哪兒,你能告訴我嗎?
(五)誤用“沒”來否定一般的、無變化的性狀
誤(7)跟大城市比較,這兒的交通沒大方便。
誤(8)我看見一M鞋,樣子好,顏色也好,但是沒合適。
“沒”可以用在部分形容詞之前表示否定,但這需要有一定條件的限制:“沒”所否定的內容必須是性狀轉變的發生或完成,而不能是一般的、沒有發生轉變的性狀。如可以說“這些菜存放了一冬天也沒壞”,“都燒了這么長時間了,水怎么還沒熱”。這里要表明的是由先前的性狀(“好”、“涼”)到后來的性狀(“壞”、“熱”)之轉變過程的發生或完成,而絕不是一種靜止不變的性狀。從句意看,誤(7)、誤(8)中的形容詞“方便”和“合適”所
表達的性狀都只是一般的、靜態的,因此不能用“沒”來否定,兩句中的“沒”都應改為“不”:
跟大城市比較,這兒的交通不太方便。
我看見一雙鞋,樣子好,顏色也好,但是不合適。
(六)“沒”在句中的位置不當
誤(9)他把那兩本雜志沒還我。
漢語中有一種十分獨特而又常見的動詞謂語句——“把”字句。這種句子的調語部分有以介詞“把”及其賓諾構成的介賓短語充當的狀語。如“我把這幅畫兒畫完了”,“何師傅把鄭大娘送到了她兒子家”。用“把”字句進行否定的表達時,否定副詞一般放在介詞“把”之前,而不能放在“把”及其賓諾之后、謂語動詞之前。這是“把”字句語序上的特點。如我們只能說“不把這幅畫兒畫完,(我就不吃飯)”,“何師傅沒把鄭大娘送到她兒子家”,不能說“把這幅畫兒不畫完”,“何師傅把鄭大娘沒送到她兒子家”。誤(9)是個“把”字句,句中所用的否定副詞“沒”被錯放在謂語動詞“還”的前面了。根據前邊講的“把”字句中使用否定副詞的規則,應當把“沒”從動詞“還”的前面移到介詞“把”的前面去:
他沒把那兩本雜志還我。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